風雨大宋 第107章 生財有道
陪著韓絳出了城門,看著路兩邊的店鋪和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杜中宵對韓絳道:「子華,你不是問我衙門裡那『永城公社』的錢從哪裡來。實不相瞞,就是從這裡來的。」
指著兩邊的店鋪,杜中宵道:「從出了城門,一直到碼頭,這兩邊的店鋪全部都屬於公社。凡是本縣公吏差役的俸錢祿米,他們的日常公事用度,全都出自這裡。因為生意紅火,收入不菲,現在永城縣裡不管是招募的公吏,還是輪差的差役,都能衣食自給,不必刻剝百姓。」
韓絳看著路兩邊的店鋪,感嘆道:「待曉在縣裡建處公社,作為公事用度,此事我在陳州便就聽說過。衙前重役,多是為官府看管府庫,賠得傾家蕩產。似這般運營得法,不但不用公吏人役賠錢,還能夠領到俸錢,只聽說永城這裡能夠做到。今日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看看,你是怎麼料理這一攤事務的。」
杜中宵到永城接近一年了,可謂是政通人和,治理效果卓越,周圍的州縣多有耳聞。陳州雖然是屬於京西路,但與亳州相鄰,韓絳也聽說過。他此次來除了看蒸汽機,另一個目的,也是想看看杜中宵是怎麼治理地方的。杜中宵專門於衙門立一名為「公社」的庫,作為公務費用的來源,韓絳極感興趣。
隨著西北戰事的進行,朝廷對地方財政搜刮加劇,導致地方財政困難,引發了很多問題。公吏差役階層,因為地方財政不好,大量破產,引起了很多官員的關注。這是此時的政治熱點,杜中宵用這個辦法解決問題,實際上是改差為募的變種,不能不引起其他官員的注意。不要說隔壁州里的韓絳,實際上京城裡也有官員注意,很多人在看效果。
不過此時執掌朝政的慶曆黨人,處理這個問題的思路是輕薄賦,儘量減少人力,與杜中宵的做法相性不符。雖然有成績,並沒有得到獎勵而已。
離城門最近的是一處茶鋪。與以前只是賣茶水的簡陋鋪子不同,這裡的地方更大,除了茶水,還賣一些小吃之類。這裡不但是喝茶的地方,也是信息匯聚之處。特別是碼頭那裡,各種各樣的商業信息都在此處。有人運了什麼貨物發賣,哪艘船要招船工,諸如此類,都到這裡。
茶鋪外面,是幾塊巨大的白壁,立在茶鋪門口的北邊。第一塊是朝廷政令,不管朝廷詔敕,還是州縣諭令,全都在這裡公布。旁邊幾塊,則是各種各樣的商業信息。發布信息都有價格,茶鋪里有專人負責張貼,有展示的時間,一切明碼標價。
見白壁前站了一二十人,韓絳好奇,也湊上去觀看。
第一條便是招人,今日碼頭那裡來了幾條船,從永城這裡收買貨物,招人搬運。上面有人數,有價錢,等到招滿了人,茶鋪里的人便就來把信息劃掉。後面則是各種收或賣各種貨物的廣告,琳琅滿目。
韓絳看得連連點頭,對杜中宵道:「難怪這處茶鋪生意興隆,這幾處白壁於百姓極是有用。」
因為聚集的人多,不時有識字的人念白壁上的文字,不識字的也能夠知道上面寫了什麼。
杜中宵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縣臨碼頭,當然要做這些事,讓百姓從碼頭得些好處。」
隨步進了茶館,見一桌桌人坐著談天說地,小廝端著蠶豆瓜果不時叫賣,熱鬧非凡。韓絳看得連連點頭,茶館裡這些零嘴才賣錢,真正茶水能賣幾枚銅錢?
杜中宵卻有些不滿意,現在茶館裡還是冷清了些。依著他的構想,最好再加上些娛樂項目,比如打麻將打撲克的,說書的唱戲的,那才是真正熱鬧。不過永城是小地方,他也沒那麼多精力發明這些,便就算了。等到以後有了機會,自己儘量讓這個時代的娛樂豐富起來。
看著韓絳左看右看,杜中宵有些想笑。用自己前世的說法,韓絳現在是來學習永城的先進經驗了。
第二家鋪子是酒樓,賣的都是好酒好菜,對面則是一家高檔客棧。這兩處都是為汴河上的富商權貴準備的,與其他州縣的酒樓客棧相差不多,韓絳也沒興趣觀看。
走過客棧,韓絳隨口問道:「這些酒樓之類,是什麼人在管?」
杜中宵道:「都是雇的主管。他們在這裡做事有工錢,還依著每月純利抽頭。」
韓絳點了點頭,甚是同意。路兩邊開的都是賺錢生意,最怕的是用人不當,成了當地豪門大戶勢力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