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13章 關鍵證人
下了朝,杜中宵剛剛回到官廳,主簿葉項便拱手道:「中丞,方平從葉縣回來了!」
杜中宵愣了一下,道:「讓他們多查些日子,務必把事情搞得清楚,怎麼現在就回來了?」
葉項道:「他拿到了關鍵證人,生怕在葉縣出了意外,直接帶回京城來了。現在人已經下到了台獄裡,單等著中丞審訊。」
聽了這話,杜中宵一時有些蒙。他派人去葉縣,並不是去審案,而是查案子有沒有疑點。如果查不出疑點,便出於同情心,在京里把白先安頓下來。查出來疑點,便就上奏章,讓京西路去查。方平一下子拿了關鍵證人回來,跟自己想的不一樣。
想了一會,杜中宵道:「讓方平過來見我。」
葉項拱手稱是,離了官廳。不多久,帶了方平進來。
杜中宵道:「你說找到了白家一案的關鍵證人,帶到了京城,是怎麼一回事?」
方平拱手:「稟中丞,小的在葉縣查案,誰知走漏消息,總覺得有人跟在我的後面。小的便與簡成商議,他去柏亭監查卷宗,小的到鄧州去,先把監視我們的人甩掉再說。哪成想,上車之後恰巧與當時為白家寫借據的書鋪的主管坐到一起。因為那主管不妨,把當時的事情漏了出來。小的怕回葉縣有意外,便乾脆帶進了京,由中丞親自審訊,以定行止。」
杜中宵道:「好,此事若真能破了此案,當記你一功。我們去台獄,聽聽來人怎麼說。」
說完,與方平一起,到了台獄官廳,吩咐把人提來。不多時,方平押著易理進了官廳,一起行禮。
杜中宵看著易理,五十歲左右的年紀,一身青衣,三絡黑髯,甚是精幹。心中實在有些不信,這樣一件大案,就被方平誤打誤撞破了。
定下心神,杜中宵道:「你叫何姓名?在哪裡做事?一一道來。」
易理拱手道:「小的易理,自幼曾讀詩書,在葉縣的章家書鋪里做個主管。半年之前,有本縣白正然借簡員外家現錢一百貫,定好利息,由小的寫了借據。過了些日子,書鋪員外突然間對我說,要把那張借據改過,數目改為一千貫。這種事情沒有做過,小的著實不敢。」
杜中宵看著易理,淡淡地道:「後來怎麼又敢了呢?」
易理嘆口氣:「錢帛動人心。小的本來不敢,員外拿出一錠銀來,約有十兩,說是改了借據,銀子便就是我的。而且說,簡員外在葉縣非尋常人家,家裡有錢,官面上也有人,若不從他,以後生意只怕受他刁難。小的一時間昏了頭,便就替他們把借據改過了。」
杜中宵道:「借據是官府斷案的倚仗,哪裡是那麼容易改的?」
易理道:「相公說的不錯,改起來確實不容易。書鋪里的借據都是用的契紙,專門從衙門那裡買回來的,一張一張都有數目。不過簡家在衙門有人,拿來空白契紙,小的便改了。」
杜中宵道:「改了借據,還要白正然簽字畫押才行,他如何肯在新的借據上畫押?」
易理道:「這是簡員外做的事。聽說是買通了人,乘白正然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畫押。具體是如何做的,小的委實不知道。簡員外財大勢大,想來找得到人去做此事。」
杜中宵點頭,沉默一會,問道:「此事除了你們,可有什麼物證?」
易理道:「當時小的收了原來一百貫的借據,說是銷毀,其實留了下來。」
聽了這話,杜中宵猛地站了起來,道:「那張舊的借據在哪裡?可帶在身邊?」
易理道:「在身邊。此次員外派小的去襄州,明言御史台派了人在葉縣查此案,小的為防意外,特地把證物帶了在身上。」說著,從懷裡取了一張借據出來。
方平帶著易理回來,並沒有審訊,只是押在了台獄裡。所以這個時候,易理才拿了出來。
杜中宵接過借據,仔細觀看。到底是在地方多年任職的人,看得出來是葉縣統一印製的格式,上面寫明年月,白正然從簡員外的鋪子借了一百貫足,一年之後付清,利息二十貫足。
書鋪有公正功能,他們的借據、合同、契約之類,都是用的從官府買來的契紙,相當於官府收了印花銳。這些契紙數目清楚,理論上每一張都有登記,並不會混餚。不過簡家有人在縣衙為吏,想來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