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103章 爭議
樞密院,幾位樞密使副坐在一起,議論前線戰事。
賈昌朝道:「狄青自破了靈州,後來的戰事都極是順利。前幾日破了鹽州,正一路向東攻宥州和洪州。党項人雖然有抵抗,卻不激烈,想來一兩個月就可以結束党項戰事了。」
杜中宵道:「進展雖然是順利,可聽說前線軍隊軍紀不嚴,多有殺戳。党項大局已定,剩下的只是餘部,應該知會狄青,約束部下。」
賈昌朝道:「二十萬大軍作戰,哪裡能夠嚴守軍紀!只要作戰順利,其餘只好依著將領了。」
杜中宵搖了搖頭,正要再說,一邊的田況道:「河曲路言,耶律重元屬下大臣蕭革,派了自己的兒子帶信到勝州,意欲歸順朝廷。依此看來,契丹兩帝相爭的局面即將結束,狄青越早結束戰事越好。」
賈昌朝點頭:「滅了党項之後,河曲路再無後顧之憂,可以集中兵力對付契丹。韓琦所部有二十萬兵馬,再加上狄青所部二十萬,可與契丹一戰!」
見賈昌朝戰意昂揚,杜中宵忙道:「太尉,軍隊不能這樣簡單算的。朝廷數年蓄積,去年戰事已經消耗一空,無力進行大戰了。對契丹,還是用各種手段,能得一州兩州最好。把險要的地方避過去,以後積蓄充足的時候,利於出兵就好。現在大戰,耶律洪基新勝之後,正是士氣最的時候,只怕對朝廷不利。」
賈昌朝道:「杜副使,蓄積不足,是因為朝廷體恤民情,未加賦稅。現在正是大好時機,只要加些賦稅,並不難支持三四十萬人作戰。能奪了雲州,什麼代價都是值得的!」
杜中宵本待再說,微微搖了搖頭,閉上了嘴不再說話。自己真正擔心的,是狄青那二十萬人,能不能及時投入戰場。如果真的有天大的機緣,一時增加賦稅,從民間搜刮物資不是不行。可現在的情況,狄青那二十萬人,表現出來的戰力,實在讓人不放心。
宋朝與契丹數次大戰,並不是戰力不如契丹,而是兩軍膠著,往往出現指揮不靈的情況。中間一個失誤,就導致戰局逆轉,最後大敗。越到後面,大軍團越是指揮不靈,成了頑疾。
狄青自己的指揮,也看得出來,一直把大軍團掌握在手中,不敢分兵,一分兵就出事。朝中的官員習慣了以前的宋軍還沒有什麼,杜中宵卻提心弔膽。因為軍隊這樣的不受控制,宋朝吃的虧不少,不能再重蹈覆轍。只是現在的情況,杜中宵不能逆賈昌朝的意思,只好閉嘴。
恢復燕雲,是宋朝立國時定的國策,到了真宗朝沒有辦法,與契丹約為兄弟之國。現在宋朝軍力占了優勢,生出這個野心的官員不少,就連趙禎自己都躍躍欲試。
賈昌朝道:「蕭革有意歸順朝廷,可命韓琦,與他多多聯繫。如果能獻大同府,朝廷可給重賞,公侯不在話下。誘之以重利,可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見賈昌朝意興勃發的樣子,田況道:「太尉,新下党項,對契丹還是謹慎一些的好。如果沒有耶律重元配合,僅憑蕭革一人,想下大同府,是非常困難的。耶律洪基大軍已到天成縣,離著大同府不遠。哪怕是蕭革想要歸順朝廷,我們也不如洪基便捷。杜副使定下奪取朔州,以後許圖進取,是合適的。當然能夠多下一兩城,比如應州、蔚州,那就更好了。」
賈昌朝道:「契丹兩帝相爭,雲州就在眼前,不趁勢奪了,豈能甘心!」
杜中宵道:「太尉,本朝戰西域、党項,一切順利,未遇大戰,對契丹可不能這樣想。與契丹相比較,西域、党項都是小勢力,軍力不強。但契丹不同,本是大國,帶甲百萬,戰端一開,不是短時間可以結束的。與契丹開戰,朝廷必須早早做準備,軍中有了積蓄,才可以從容應對。如若不然,一個失誤,就容易國本動搖。河北路一馬平川,不可掉以輕心。」
賈昌朝看田況和杜中宵都反對自己,不由轉頭看程戡。
程戡道:「党項戰後,這幾年關中和京西路的積蓄全部耗光,一時之間,難以籌集。而且党項十幾萬俘虜,也不能不管,還是安穩幾年再說。還是按杜副使說的,先取朔州,打開到大同府的道路為好。」
見程戡也不支持自己,賈昌朝只好嘆了口氣,不再說什麼。
前幾日,讓杜中宵跟曾公亮、張方平定對契丹的方略,杜中宵提議先朔州,而後與契丹議和,得到了朝廷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