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15章 朝爭
進入二月,天氣漸漸暖了起來。雖然外面還是冰雪千里,春寒料峭,陽光灑在人身上卻懶洋洋的。
杜中宵坐在書房,閉著眼睛假寐。這樣一場大戰,必須上報朝廷,不能先斬後奏,否則沒人擔得起責任,韓琦也不行。十幾天過去,朝廷一直沒有消息。
正在這時,韓琦急匆匆從外面進來,見杜中宵張開眼睛,道:「經略,朝廷已下旨意!」
杜中宵起身,笑道:「看相公樣子,不須說,朝廷已經同意了。」
韓琦點頭:「不錯,朝廷同意以武力逼党項交回叛逃的番戶,不要有辱國體!「
杜中宵想了想,道:「意思就是同意我們打一場,而且一定要打勝唄。」
韓琦落座,道:「對,就是這個意思。龐相公和高太尉不容易,需要你打一場大勝仗,明白嗎?」
「明白,下官明白。」杜中宵點了點頭。「此次出戰,必不失諸位相公所望!」
河曲路勝了,廣南平儂智高又勝了,最近幾個月宋軍屢次大勝,朝臣的心氣起來。不過皇帝並不想打仗,宰相龐籍和樞密使高若訥數次勸諫,才不得不同意。只是連番大戰下來,對河曲路支援不多。
等了這麼些日子,杜中宵慢慢猜出了龐籍和高若訥的心思。他們本來也不想打的,唐龍鎮一勝,宋軍有了面子,接下來應該休養生息,不輕啟戰端。狄青還朝,讓他們決定支持杜中宵。
歸仁鋪一戰,狄青大破儂智高,皇帝得了捷報,立即催促朝臣議賞,理由是晚了不足以勸功。有了火車,狄青擊潰儂智高主力後,不久就回到了京城,以護國節度使為樞密副使兼宣徽南院使,並且皇帝有意讓他為樞密使。正是要以狄青為樞密使,讓龐籍和高若訥支持韓琦和杜中宵用兵。
趙禎並不像歷史學家說的那樣,從他開始確立了宋朝以文馭武的傳統。實際上趙禎當政,一直是以武將為樞密使,前有王德用,後有王貽永,只是還有一位文臣樞密使罷了。此次欲讓狄青為樞密使,代替的是高若訥,即兩位樞密使全為武將,出現一種難言的局面。
文臣不管是為宰相參政還是樞密使副,出入無常,今天當上了,明天可能就罷了。武將不同,一旦為樞密使,非有大過不會罷免。如果狄青和王貽永兩人為樞密使,可能後面一二十年不會換人,這種局面就很微妙了。王貽永不說,本是世家外戚出身,狄青可是出身行伍,做上一二十年樞密使,就不能不讓人想起五代時的局面。這種局面,其餘宰執都會被他壓制。
杜中宵記憶中,研究歷史的一說起狄青做了四年樞密使的狄青被台諫攻擊,出知陳州,無不義憤填膺,認為是文官打擊壓制武將登峰造極之舉。自己也曾經那樣想,現在卻覺得,書生之見,不知所謂。
樞密院不同於三衙,是官僚機構。讓武將掌握官僚機構,後果是什麼,歷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能以狄青的個人品格和表現來評價。只要開了頭,狄青不反,後邊總有人會反。
杜中宵學的歷史,因為發端於積貧積弱整個國家民族被動挨打,被人嘲笑的時期,有一些獨特的氣質。宋之後軍事不行,自該研究軍隊本身,基於軍事理論,對軍政進行分析研究。歷史學則不是,研究歷史的人對軍事是不懂的,研究者便歸到了兩個方面。
一個是人不行,沒有做軍人的氣質,不好勇鬥狠,所以打不過別人。甚至認為,漢人必須從周圍的野蠻民族引入尚武精神。再一個是文化不行,整個民族文化偏文弱,不尚武,具體到政治制度上就是崇文抑武。要改變,就應該改變文化,提高軍人地位,恰好對應那個時期的軍閥統治。當然,歷史的事實與他們的結論相反,軍閥既不能御外辱,也不能對內振奮民族精神,反而把整個國家和民族拖入深淵。但事實不重要,並不妨礙他們用這種觀點解釋歷史,也不妨礙他們把持歷史的話語權。
不只是對軍事的解釋,歷史學家對科技的解釋也是如此。為什麼他們那個時候落後了?一是因為人不行,沒有科學精神,不具備理性,天生蒙昧,沒有接受他們的啟蒙。再一個是文化不行,特別是占據主要地位的儒家文化不行,天生不能產生科學和理性,而且必然地對科學和理性進行壓制。至於為什麼儒家會這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主流文化,換一家來無非是他們換一個名字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