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3章 首告有賞
楊文廣迎出城外,見禮畢,看軍中許多蕃人俘虜,忙問道:「經略,這些人是——」
杜中宵道:「昨夜我們宿於青冢之下,被他們偷襲,捉了些俘虜回來。」
楊文廣道:「豈有此事!竟敢襲擊經略,這些蕃落要造反麼!」
杜中宵道:「現在已反了!知州,此事在你治下境土,一起來問吧。」
楊文廣叉手稱諾,與杜中宵和十三郎一起進了城。他現在除了軍職和兵職,還兼任豐州知州,軍政一休。進占匆忙,現在各知州、知軍和知縣,都是由杜中宵帶的軍隊中的軍官兼任。
到了衙門,略作歇息,杜中宵與楊文廣一起,審問抓來的俘虜。這些人並沒有隱瞞,很快就得到了口供。包括拓跋狗兒在內,這些人都是來自附近各蕃落。成分非常複雜,既有党項人,也有突厥人,還有吐谷渾人,甚至還包括一個韃靼人蕃落。
那二十五個女子,是幾個蕃落湊錢買來的,想販到豐州北邊的韃靼人境內,屬契丹倒蹋嶺節度使司治下。杜中宵數次發不許販賣漢人的文告,並知會各蕃部,他們當然知道,卻不當一回事。下雪時,那些女子乘看守不備逃走,追到青冢。哪怕知道杜中宵帶兵在後追趕,他們依然不在意。
看著口供,楊文廣好長時間不說話。過了好一會,才道:「經略,他們販賣人口,襲擊官軍,自然是罪該萬死。可,可——涉及此事的,有八個蕃落,而且多在大青山附近,有的還在山裡面。如果把他們抓了,豐州治下一半的蕃落都牽連在內!」
杜中宵道:「怎麼,你手下的兵馬打不過他們嗎?打不過,我再派兵來!」
楊文廣忙叉手道:「回經略,打得過!屬下這就命各蕃落首領來豐州,徹查到底!」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不只是如此。我們是朝廷命官,依法斷案,不是拿他們出氣的,更加不是殺雞儆猴!這樣想就錯了!用這種手段,上不了台面,以後如何治理地方?記住,依法斷案,該斬的斬,該流放的流放,一定要審問清楚,明正典刑!抓了其他人來,問出口供,可能還會牽連到其他蕃落。你要橫下一條心,就是所有的蕃落,所有的番人,全部涉案,那就全部依律明正典刑!」
楊文廣深吸一口氣,重重點頭:「下官明白!經略交待的事情,一定辦好!」
說完,轉身出了房門,招了親兵來,分頭知會涉案的蕃落,其首領立即到豐州城。若期限到了而不至者,其首領流一千里外,子弟接任。
坐了一會,杜中宵只覺得身心俱疲。回到房裡,吩咐上了一個火鍋,涮著羊肉,一個人喝悶酒。
從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後邊的大吃一驚,再到雷霆之怒,到最後麻木,這一個月來,杜中宵的情緒經歷了大起大落。初來河曲路,杜中宵意氣風發,一心要做出比在京西路時更好的成績。結果就遇到了這樣一個案子,當頭棒喝,讓杜中宵冷靜下來。
這裡不是內地,漢人也不占多數,更加缺乏統治基礎。難聽一點,契丹人走了,宋軍過來,不想跟契丹人一樣與本地蕃落共治,那就五步之外人盡敵國。想著和和氣氣,就把地方接收了,把治下的百姓編戶齊民,想的過於天真了。
這裡淪陷了已經多久?秦漢北逐匈奴,移民屯邊,已經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到了漢末,就有遊牧民族進入,與漢人雜居。中原陸沉,衣冠南渡,這裡成了遊牧民族的地盤,漢人非常少見。隋唐時再次移民,中唐又再遷胡人進來,這一帶成為安置胡人的地盤,再次漢胡雜居。晚唐五代,漢人或逃或亡,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以蕃落形式存在的胡人了。出現在這一帶的漢人,不是契丹這種勢力遷來的,就是各蕃落抓來的漢人奴隸。幾百年了,漢人在這裡是奴隸,憑什麼宋軍一來就與番人地位顛倒過來?
幾紙告示就能改變一切?不殺個血流成河,改變社會基礎談何容易?所謂驚天大案,那是在杜中宵的眼裡。這種事情蕃落們已經做了數代人,很平常的事情。
宋軍不是侵略者,各蕃落也不是原住民。如果這裡是蕃落的土地,哪怕發生大案,杜中宵手段也會溫和得多。別人的地盤,當然有別人的規矩,要求起碼的尊重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這裡不是,這裡的原住民是漢人,當年與大漢爭奪此地的匈奴早已經不知哪裡去了。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