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51章 三本冊子
聊了一會營田務的公事,杜中宵突然道:「說起學校,這些日子我閒暇時間編了幾本冊子,想在將來教授民間。子容看一看,合不合適,增刪一番。」
說完,起身回到自己書房,不一會拿回三本冊子來。
「這一本是《識字》。本是我編來教小兒認字的,簡單易學。雖無《百家姓》、《千字文》韻律清晰,朗朗上口,卻勝在意思淺顯,全用俗語。用於文士開蒙不足,鄉民識字卻有餘。」
蘇頌接到手裡,見是一本極薄的小冊子。翻開來,不似此時常見的開蒙教材,不是文章,而是一個一個字和詞。如雞、鴨、豖、狗,馬、牛、羊,旁邊還畫有圖形,容易辨認。
蘇頌看了看,沉默不語。用這種方法教人識字,確實比普通教材容易了許多,但用字太俗,不利於讀文章。讀書是要做學問的,有學問的人寫的文章有不一樣的特色,與口語不同。這種教材即使教會了人識字,將來真正做學問還是要重新學起。好在最後還有幾首詩,全是意思淺顯類似於兒歌的,勉強有些讀書人的樣子。這樣識字容易,將來讀書入門卻難,說不上是好是壞。
見蘇頌不說話,杜中宵知道他的意思。自己編了這本冊子,用來教兒子,韓月娘就不願意。這樣學會了認字,難說對將來讀書做文章是好是壞。好處是識字早,不好的地方是容易養成不良習慣,在讀書最重要的起步階段,與真正的學問有隔閡。兒子將來是要讀書考進士的,學這些有什麼用?也就是兒子現在太小,韓月娘容許杜中宵折騰一下,等到六七歲要開蒙的時候,斷然是不會同意用這種教材的。
蘇頌果然是一樣的想法。這種想法不能說錯,學習本來就是對人的思想改造的一個過程,並不是簡單地學知識。本來他還想按著自己學習的過程,再編幾冊,把一些常見成語寫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等到明白了識字不只是簡單的認字,還是學習習慣和思想意識的養成,自覺水平不夠,便沒有動手。
不要以為小學語文簡單,那些課文實際要求水平極高,覺得簡單,只是自己水平和眼界不夠罷了。
見蘇頌一直不說話,杜中宵道:「此書用於開蒙,其實有些過於淺顯了。不過,若是用於鄉民匠人識字,倒是合用。這些人認字只是日常所用,不會讀經史做學問,只要認字就足夠了。」
聽了這話,蘇頌點了點頭:「若是如此之用,倒還合適。不過,說實話,令郎用這種冊子開蒙並不好。此時年幼,做為閒時玩耍還好,等到再過幾年,還是要請名師教導。」
杜中宵點頭:「這個道理我自然明白,所以這冊子不是導人做學問,就只是認字所用。其實天下各行各業,如果能夠讀書認字,學問不必口口相傳,自己讀書便能學,是極好的事。我們讀書人開蒙,用韻文自是應該,其他行業則未必。便如種田的,教些農田日用雜字,強似讀《千字文》。其他各行各業是一樣的道理,有合適教材,既認了字,又學了知識。不過這樣的教材編寫不易,要對行業熟悉,還要能寫出通俗易懂的文章,難找這樣的人。比如說教種田的識字,可以教他們如何利用節氣,曉得天時,知道種地的地理,能寫的人就極少了。自古農書,雖然朝廷經常印了頒發各地,終究流傳不廣。便就是因為書是讀書人寫的,做不到淺顯易懂,民間傳播不開。似《耒耜經》,言農具甚詳,畫有圖形,形制清晰,而且各件皆有名稱,是農書中難得的佳作。但終究是文人所寫,如果讀給種田的人聽,他們就不明所以。此書出後,朝廷刊印多次,頒行天下,然而還流布不廣。農為天下根本,尤且如此,其他行業就可想而知了。」
聽了這話,蘇頌笑道:「這就是個大題目了,非一人所能為,急切間做不來。」
「營田務諸事草創,屬下各行各業,無所不包。若是用心做起來,為天下開個頭也是好的。這一本《識字》便是這個意思,教人認幾個字,再讓各行各業編自己的教材。以後設學校,依書教學,便就容易了許多。有了學校教學,便就不愁沒有人才了。」
蘇頌這才明白杜中宵的意思,點頭道:「如此做,待曉是為天下造福了。」
識字是教育的第一步,跨出這一步,後面的學習才能展開。這個年代,教育還僅於讀書識這種比較低的水平,僅有醫學、武學等少數幾個行業,有不多的專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