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23章 意興闌珊
杜中宵和李繼和相對而坐,一邊聊著天,一邊飲著酒。
帳外面,鐵炮壓制住了城頭,在南城門兩側留出了一片空白地帶。王凱指揮著神衛軍士,把重新搭好的曲城靠到城牆上,五百精兵魚貫而上。
到了這一步,大局已定。杜中宵不再參與戰事,也不觀戰,自顧與李繼和在帳中飲酒。
聽著外面殺聲震天,李繼和道:「學士,你到貝州之後,立即扭轉戰局,今日攻城必勝。到了這個時候,怎麼不出去看一看,只顧在這裡飲酒?」
杜中宵道:「不過數百士卒叛亂,裹挾城中百姓,依賴堅城,才拖延到今天。城一破,便就如砍瓜切菜一般,有什麼好看?再者說了,這又不是面對外敵入侵,叛亂的終究是本朝百姓,不過一時被妖教迷了心智而已。作亂著實該殺,但讓亂子起來,朝廷就有許多不是。」
李繼和點了點頭:「學士說的是,這仗原就沒什麼意思。」
貝州之亂,當然不是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戰爭,這場亂子,農民只是旁觀者。但這幾年彌勒教的大規模傳播,卻說明了社會矛盾激化,底層人民受到的壓迫加深。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次叛亂,朝廷應該負更大的責任。
但誰負責呢?西北党項叛亂,耗費了無數錢糧,卻一戰不如一戰,最後只能議和。不管用什麼樣的名義,每年都還賜絹帛,可謂是內外交困,丟盡了大宋臉面。陝西、河東、河北沿邊三路,這幾年負擔沉重,最後換來這種結果,不出亂子才不正常。
杜中宵親歷其事,知道這種局面,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能夠擔起責任的。這種結果,說明天下出現了問題,而且非常嚴重。党項數州之地,為了對付元昊,朝廷花了太多的錢,說明官僚體系的效率不高。以優勢兵力,天下近半精兵,屢戰屢敗,說明軍事上的問題更大。
朝廷沒有什麼對不起作戰禁軍的,戰事不力,推不到對軍隊苛刻上面。幾年作戰,朝中官員普遍捐出俸祿的一部分,支援戰事,前線將士足兵足餉。數年無大勝,朝廷對軍功依然慷慨。近的如貝州城下的王凱,不過十年時間,就由一個底層的巡檢,升到了武臣極任的管軍大將。更典型的如狄青,十年間由一個捧日軍小校,做到了一路都部署,管軍大將。再進一步,杜中宵沒記錯的話,狄青要做副樞密使了。
從禮遇上講,管軍大將與樞密副使相等,俸祿上還要更加優厚一些。不過副密院是文臣系統,偏向於軍令,掌管著人事和財政,權力更大。
杜中宵記得以前有人論宋朝的武將,有人把狄青與岳飛相提並論。杜中宵查了狄青的履歷,兩人根本沒有可比性,狄青從來沒表現出能夠指揮一場大規模戰役的能力。實際上在這個年代,高級將領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表現出這種能力,宋軍沒有打贏一場大戰。狄青的戰功,在西北並不突出。
不了解事實,對於西北慘敗,經常會得出官員貪污腐敗,將領怯懦怕死,士兵濫竽充數這種想當然的結論。其實與對面的党項比起來,宋軍這些毛病,遠比對方輕得多。
那為什麼還是敗了?這就涉及到根本的制度問題了。既有文臣武將的關係,也有軍事制度,更深的還有立國之本。即現在人常說的,軍為大宋立國之本,但執掌權力的,又以文臣為主。
不管是在西北,還是貝州城下,以文官重臣為帥,高級武將負責軍事指揮,已經是慣常做法。明鎬以體量安撫使統一掌管軍政,軍事則以王信為都部署。沒有明鎬,則前線軍隊的後勤不好協調,軍糧轉運的轉運使系統,已經徹底成了朝政的一部分,早就以文官為主。而且武將的素質,也無法跟朝廷的中書和樞密院對接。沒有王信這個都部署,作為文官的明鎬,無法有效指揮軍隊。
這種體系,就是在西北磨合出來的。戰事初起,前線分掌一路的是武將帥臣,他們打得實在太過難看。范仲淹和韓琦為代表的文臣邊帥,代替了前線的武將,才穩定了局勢。不是因為文官為帥,才導致了前線失敗,而是因為前線失敗,實在沒有辦法了,才用文臣為帥。
為什麼這樣?這就又涉及到現行軍事制度下,軍隊的能力問題了。
在火山軍的時候,跟王凱和張岊配合,杜中宵實際沒有遇到真正的戰爭,對這一點感觸不深。在貝州城下數日,杜中宵看了典型的禁軍,他們的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