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姜星火朱棣 第五百一十五章 理欲_頁4
更新:07-29 06:11 作者:姜星火朱棣 分類:軍事小說
提到天地之性是形而上的本體,而氣質之性是形而下的表現。
實際上,張載的人性論來源於佛門的佛性論,他的純粹至善的「天地之性」理論,在過去的儒學體系中,無論是孔孟荀時代的先秦儒學,還是兩漢經學,亦或是魏晉玄學,都沒有任何依據,而是佛教「真如佛性」的翻版。
正因為如此,博學的曹端才最先反應過來,而關學傳人楊敬誠,自然也曉得自己流派祖師張載的理論是怎麼來的,而後就是其他大儒。
如果光是借鑑,其實也沒什麼,畢竟儒釋道三教發展了上千年,互相借鑑的地方多了去了。
但問題就在於,之前說過,朱熹早年是學佛的,朱熹構建的體系,是以天理為人心的「本體」,且這個天理也是淨潔無瑕的,但這在傳統儒學體系中也是找不到任何根據的。
這個根據哪裡來的呢?
就是姚廣孝念的這段佛經的意思。
《大乘起信論》中有「一心二門」之說,認為「心」同時具有「真如門」和「生滅門」兩方面,真如如水,生滅如波,水為波之體,波為水之用也就是說,「真如門」近似於「無垢識」、「寂滅心」的概念(跟張載的天地之性基本是一個概念),即「如來藏」;而「生滅門」接近於作染淨依的「阿黎耶識」(類似於張載的氣質之性),這二門包含世間一切事物現象,體現著諸法唯識的精髓。
「心真如」包含兩方面性質:一是「如實空」,即「離相」、「無念」,是純淨無任何雜染的存在;另一是「如實不空」,即永恆不變的靜止存在。由於「心真如門」是絕對純淨不動的本體,故難以解釋染淨、動靜、一心與俗世諸複雜關係,《起信論》就用「心生滅門」來解釋這些關係,也就是「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
所以,「阿黎耶識」就是「生滅心」,是根據心的「不生不滅」而存在,是「不生不滅」給合「心生滅」的產物。
而處於阿黎耶識生滅心狀態的「心性不生不滅」被稱作「覺」;處於阿黎耶識生滅心狀態的「心生滅」被稱為「不覺」。
「覺」除具有「心真如」的「如實空」(純潔無染的存在)、「如實不空」(永恆靜止的存在)的雙重性質之外,還具有「因熏鏡」和「緣熏鏡」兩種特殊作用。
「因熏鏡」是指「覺」如鏡,世界一切事物現象莫不顯現其中,因為「覺」能常住「一心」,而世間一切事物現象都在「一心」為本性,覺性雖是「不動」的,但具有一切「無漏法」,成為眾生得以成佛的依據,眾生之所以厭生死、求涅盤,在於「覺」對眾生自身起內因熏的作用。
「緣熏鏡」則是指「覺」對解脫眾生起一種外緣熏的作用,所以「覺」既是「靜」的,寂然不動地蘊含在世間一切事物中,為眾生所有;同時它又是「動」的,能出離生死、同染轉淨以普度眾生。
好,解釋到這裡,相信不懂佛學的人已經基本懵圈了。
但是沒關係,有程朱理學翻譯版的內容。
——也就是《朱子語類》裡經典的「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為有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為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耳」。
這東西跟《大乘起信論》不說一模一樣吧,也可以說是分毫不差,就是把佛家用語翻譯成了儒家的。
朱熹認為凡人之生都是稟受「氣」以為形體,稟受「理」作為本性,道德意識發自作為本體的理,感性情慾根於構成血肉之軀的氣,道德意識常存於心靈深處,所以為「微」;感性情慾並非皆惡,但不加控制就流於不善,所以為「危」。
朱熹覺得這就是《尚書》(相傳是偽作)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意思,實際上就是為了掩蓋其思想的佛家根源,朱熹將天理與人慾的對立說成是「人心」和「道心」的對立,給自己找了個出處。
客觀來講,很扯淡,屬於是先射箭後畫靶,先得出結論再去尋找出處,但朱熹就是這麼縫的,「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而動靜云為自無過不及之差矣」。
那麼朱熹有沒有創新呢?
有,還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