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五七五章 古怪花錢
更新:09-03 09:53 作者:北域神燈 分類:都市小說
這一次來舊金山,張天元感覺還真得是相當不錯,總算是不用空手而歸了。
更何況,撿漏只是一個開始,他真正的計劃卻是要利用史蒂芬·貴諾,把這傢伙老爹的那些好東西全部都給搞到手。
想到這裡,他笑得更燦爛了。
接下來,史蒂芬·貴諾給張天元看的是用盒子裝著的一些銅錢。
裡面大多數都是不值錢的貨色。
不過其中一枚花錢,卻是讓他眼前一亮。
這是一枚清代「唯吾知足」藉口花錢,直徑358毫米,厚28毫米。
這是一枚奇特精美的花錢,面文由「隹」、「五」、「矢」、「止」四字,按右、上、左、下的順序,共同借用方穿作為「口」部而組成「唯吾知足」四字,故稱「藉口錢」。
四個字本該都有自己的口,有各自的位置,當捨去自己的一半和另一個字相依相偎時,便有了蘊涵。
無論你怎麼讀,都能讀出不同的字義。
口立中央,方正平衡,用心體驗,似有深藏不露的喻示,錢文書法秀美,鑄工精整,銅質精良,觀之,使人愛不釋手。
錢文以篆書入手,排除楷書給人的生硬感,背文紉佩立意深遠,增其內涵。
此錢構思巧妙、匠心獨具、極富創意,背「紉佩」,語出《離騷》:「紉秋蘭以為佩。」
紉,連綴。
佩,佩飾,比喻對別人所施的德澤或教益銘志不忘。
黃銅質,材質細膩精良,錢文清晰深峻規整有神韻;穿口方正乾淨,地張平整,黑漆古包漿老結,磨損自然,是晚清蘇江官爐所鑄花錢,俗稱「蘇花」。
此錢精工細作、精美可鑑,錢文秀麗遒勁,文意佳,富有哲理性,是一枚飽含人生智慧、可作為格言品位的不凡花錢。
但是就這枚簡單花錢,錢界一直存在各種各樣爭議:先,是「唯吾知足」的解釋,一種解釋認為在古文中「唯」與「惟」通,屬虛字。
「知足」是我國傳誦的為人處世理念和修身養性的箴言。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禍莫大於不知足」,意為克服無止境的慾念,就會避免羞辱;
走路知道適當休息,就不會精疲力竭,老子認為人的要求與行為都必須恰如其分,不能越自己應該和可能的範圍。
沒有任何災禍比貪得無厭帶來的災禍更大。
先哲的睿智之言成為古今達人信奉的金玉良言。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而另一種解釋認為凡不可告人的絕密之事,常稱「天知、地知、我知」。
「知足」之間一點斷就成了「唯吾知,足。」顯然這就屬於保密的需要和要求了。
這裡轉載川州劉爍賢《一枚構思奇妙的佩幣》:
明末清初,我國民間的秘密會黨天地會專為其領掛佩者而鑄造的「唯吾知足」錢,其意思是告誡佩者要嚴守天地會內秘密,凡會內秘密,只能天知、地知,「唯我知」足也。
領們將此錢佩於衣衫之上,可起到天天警示的作用。
天地會起源於明末清初,活躍於全國各地,其宗旨是「反清復明」。
天地會所鑄「唯吾知足」錢,文字奇特,初看自右起按反時針方向讀為「佳五矢止」,其意使人感到莫明其妙。
而此錢文妙在四個字共同借用銅錢中央的方孔,作為「口」字旁用。
這樣一讀,前面說的四個字就是「唯吾知足」了。
此錢的構思真使人叫絕!
一是「唯吾知足」四字一般不易懂得讀法而正確讀出;
二是即使讀出,往往將「知足」聯讀,難解天地會真正用意;
三是我國民間凡絕密之事,常稱「天知、地知、我知」,此錢明鐫「唯吾知」而隱去了「天地」二字,會名也就隱藏其中了。
萬一此錢落入統治者手中,亦因難解其中奧妙,從而保全了佩者,真可謂構思巧妙。
關於背文「紉佩」的含義,錢界也存在著很多的爭論。
一種說法是,《錢幣與書法藝術》的作者之一劉紹明將穿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