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 第二一一二章 開羅之戰
北非戰場。
四月十一日,隆美爾為了挽回頹勢,開始發起全線反擊。
凌晨兩點,在東起伊斯梅利亞,西至比爾湖凱爾的漫長戰線上,炮聲隆隆,搞不清楚德軍主攻方向的盟軍指揮部門,倉促應戰,拼命地向對峙的德軍防線傾斜炮彈,阻止德軍隨時有可能發起的進攻。.
清晨五點,就在開羅城裡的蒙哥馬利尚在判斷德軍的主攻方向時,德軍第十五和第二十一裝甲師,集中六百多輛坦克和四百餘門自走火炮,向盟軍在開羅西北方的奈特倫窪地防線發起猛攻。
奈特倫窪地在尼羅河三角洲以西,西部沙漠的東北部,全長四十公里,寬三到八公里,最低點低於海面二十八米,周邊有幾十個小鹽湖,其中烏姆里舍湖和傑阿爾湖較為出名。該地區盛產蘇打,居民引用地下水源,從事灌溉農業。
隆美爾之所以選擇這裡作為突破口,在於這片地區除了水源有保證外,而且遠離了尼羅河三角洲水網密集地帶,有利於機械化部隊高速推進。
盟軍一個英印師構築的防線,被德軍輕易突破。
至清晨八時許,突前的第十五裝甲師已經把戰線推進到開羅西北四十多公里處,英印師殘部肝膽欲裂,直接退往東部的拉希德河西岸地區,然後順著河南下,在穆斯圖魯德地區由盟軍接應退往尼羅河東岸。
蒙哥馬利接到前線警訊。立即調集一個英國裝甲師趕往奈特倫窪地外圍進行增援,依託提前構築的防線。堵住德**隊向開羅挺進的道路。
英國人自己也非常清楚,這條連接埃及與亞歷山大港的公路。地勢平坦,沒有河流阻隔,有極大的可能成為德軍攻擊重點,提前做了周密的部署。為了長期據守,在這條臨時構築的戰線上挖掘有大量可提供飲用水的深井,並部署了兩百餘門從安家軍手裡購買的88毫米高炮。充作反坦克武器,再加上提前部署在這裡的一個澳大利亞摩托化步兵旅,盟軍實力不容小視。
盟軍依託防線,連續兩天兩夜打退德軍的進攻。
德軍和盟軍的空軍。每天都在戰場上空激戰,由於配給非洲兵團、由布魯諾.洛澤爾空軍上將統帥的帝國第八航空隊在兩河戰役期間正在中非地區作戰,避免了飛行員和戰機的無謂消耗,得以保存實力,因此在與盟國空軍的空戰中,占盡上風。
與此同時,義大利空軍也派出一個航空隊到埃及參戰,在飛機數量上,軸心國空軍總共有九百餘架各型戰機,而盟軍只有六百多架。在戰機性能方面。盟國採購自中國的a28和a29戰鬥機占上風,但是在飛行員素質方面,卻是久經考驗的德國飛行員擁有巨大的優勢。
雙方在開羅西部天空連續鏖戰,在接連消耗後,軸心國空軍以付出四百多架戰機的慘重代價,於十三日基本控制了制空權。
此後,在軸心國空軍的狂轟濫炸下,盟軍苦心經營的防線土崩瓦解,十三日傍晚。英軍裝甲師和澳大利亞摩托化步兵旅,一鬨而散,猖狂地向開羅城方向撤退。
在這兩天時間裡,蒙哥馬利緊急從伊斯梅利亞運河南岸調動了兩個摩托化師,加強到開羅城西北方向,同時在開羅城西還有一個英國步兵師和兩個希臘步兵師在搶修防禦工事。
在這條防線上,盟軍共部署了三百多門88毫米高射炮,此外還有大量反坦克武器,蒙哥馬利準備在開羅城西給德軍以迎頭痛擊。
再看看開羅以南戰場。
十一日清晨六點,德軍第二十七、二十八裝甲師,突然出現在尼羅河西岸的明亞城下,英軍一個團守軍在苦戰兩小時後被全殲,此後,這兩個裝甲師順著尼羅河及沿岸的鐵路和公路北上,先後攻占塞馬盧特、邁加蓋、貝尼蘇韋夫、法尤姆等城鎮,於十四日凌晨順利抵達開羅南部重鎮赫勒萬的西岸防線。
而在此之前,兩個義大利摩托化步兵師,乘坐車輛,在當地嚮導的引導下,沿哈里傑綠洲、達赫萊綠州和費拉菲拉綠洲,繞了個大圈子,於十二日奇襲拜哈里耶綠洲獲得成功,隨後順著鐵路北上,於十三日夜越過蓋拉特尼山,逼向開羅城西南郊的吉薩。
從大局上看,軸心**隊主攻,盟軍主守。
從兵力對比上看,雙方實力相當,盟軍兵力相對集中,各部結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可以隨時根據戰場態勢變化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