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權臣 第二百一十四章 布局(三)
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富貴無三輩,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縱是祖先掙下金山銀山,也架不住敗家子孫的揮霍,所不同的,可能也就是揮霍時間的長短。遙想當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建立的大遼何其強大,可等傳到了耶律延熹的這一代時,也「家道中落」了。
而與遼國類似的,還有隔壁鄰居宋國,都是在不斷衰弱,只不過是衰弱速度的不同,還有就是宋國的邊境並沒有出現像完顏阿骨打那樣的一代雄主,要不然恐怕宋國完蛋的比遼國還要快。
遼國雖也**,但國中能征善戰的將領還是有的,只不過因為有剛愎自用的耶律延熹的存在,讓這些將領有心也難施展。而反觀宋國,以文治武的國策執行了上百年,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狄青,還叫宋國自己人給逼死了。別看西軍好像牛得不行,但真正能夠獨領一軍的帥才,西軍中並不存在。有童貫壓著,有也別想有施展的機會。在大宋,武人已經變成了文人的附庸,只懂得依令行事,難有見臨機決斷的可能。
宋國朝廷為了防止武人擁兵自重,可說是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但凡對外戰事,除了會派文職官員出任主官、監軍等要職,而且逢戰必會發下陣圖。這陣圖也就相當於作戰計劃,可戰場之上的情況瞬息萬變,怎麼可能完全按照宋國君臣的臆想進行,雖然宋國將士很賣命,但依靠一幫狗屁不懂的文官拿著幾張陣圖就想要無敵於天下,這純粹就是想瞎了心。
童貫之所以能夠在西軍當中立足,建立屬於自己的威望,主要原因就是知道放權。童貫並非趙佶的潛邸之臣,趙佶成為皇帝以後,童貫自請前去西軍擔任監軍。這一是為了避禍,二則是想要立下大功好讓趙佶對自己刮目相看。
到達西軍以後,童貫這個監軍一不干涉軍中將官的決定,二還肯替這些將官承擔責任。像這種不指手畫腳的監軍,西軍的將官已經有很長時間沒遇到過了,童貫也因此在西軍當中有了一個好人緣。
宋軍裡面也並不是沒有能人,童貫這一放權,也就給了這些人發揮的空間,這戰功自然也就接踵而來,童貫也因此獲得了趙佶的肯定,確立了自己在當今官家心目中的地位。不過隨著自己在西軍中的地位穩固,童貫在西軍的手也越伸越長,如今的西軍已經儼然如同童貫的私軍,而那些當初還有機會搞點個人發揮的將官也逐漸成了童貫身邊的應聲蟲,不見有個人主見的發表。
西軍的戰鬥力強,那是在一次次與西夏的戰鬥中鍛煉出來的,而大宋各地守備軍的戰鬥力低下。主要還是錢糧補給不到位的緣故,連飯都吃不飽,誰還有心思苦練殺敵本領?疏於訓練,三餐不飽,對上吃飽喝足的賊寇,可不就兵敗如山倒。
大宋境內占山為王的賊寇猖獗,怨不得地方守備軍,要怨也只能怨朝廷不夠重視,或是明知原因也在裝聾作啞。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種觀念在大宋深入人心。一群目不識丁的丘八,有什麼資格引起朝廷老爺們的重視。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沒有這些粗鄙的丘八在疆場上賣命,這些朝廷老爺們還能有閒情逸緻清談?
張寶來自後世,雖說他也知道人人平等這句話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是需要奮鬥的目標。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對待武人的態度才與其他人不同。在張寶的眼裡,沒有文武之分,只有有用與否。
出身,職業這些外在的東西,並不是張寶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用的標準。能為他所用的,便是有用的人,而那些不能為他所用的,張寶也不願浪費哪怕一分的精力。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有閒工夫在那些不可能的人身上浪費。
如今高麗初定,張寶先是通過開倉放糧穩定了人心,隨即移民計劃也開始按計劃進行,預計在兩年之後可以完成。至於這次的論功行賞,張寶並不準備大肆操辦。因為拿下高麗這點事在張寶眼裡實在沒什麼值得大肆慶祝的必要。高麗,也就是朝鮮半島,說白了也就巴掌大的地方,擁有了這裡就開始沾沾自喜,似乎有些胸無大志,不思進取。
既然連論功行賞都不準備大肆操辦,那像建國這種事自然也就要推後,此時的高麗,還是周邊各國眼中的高麗,並沒有人知道此時的高麗已經換了主人,即便知道一點消息也僅僅是高麗國內的戰亂平息了。
張寶還想要利用高麗這個名頭「招搖撞騙」一段時間。因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