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國科技 第399章 玻璃基板 下
更新:05-21 04:23 作者:冰城之光 分類:都市小說
一條普通的浮法玻璃生產線,恐怕全世界的lcd產量,再放大十倍,都用不掉。筆言閣 m.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經濟性很不好。
第二個原因是後續工作複雜。
lcd對玻璃表面的平整度等技術指標,要求相當的高。浮法工藝生產出來的玻璃,要經過很複雜的後續工藝,才可以使用。
經過幾輪工藝論證,冰飛的技術人員沒招了,最後還是按照成永興提供的思路,從頭開始試驗。
————————
成永興介紹的工藝方法,就是《溢流熔融法》。
這個方法,後世成為lcd乃至手機屏幕領域的主流,但此時,它只是剛剛投入規模生產。
《溢流熔融法》的發明是在1959年,但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太大進展。直到1985年,這個技術才被突破,真正變成一個有實用價值的生產工藝。
1989年,康寧剛剛建立它的第一間工廠。正是這間工廠,把康寧送上了玻璃行業霸主地位。
現在還是一切事情的。
中國lcd產業,終於與世界同行,一同站在了起跑線上。
液晶產業的第一次景氣周期,馬上就會到來。
tft-lcd的大風即將吹起,風口裡的一切,都會迎風飄揚。
————————
《溢流熔融法》這個名字有點怪,但解釋起來比較簡單。
將玻璃液導入容器,玻璃液到達容積上限後,從容器兩側沿外壁向下溢流而出,類似瀑布一樣在下方匯流後形成片狀基板。
這種工藝的優點很多,首先前期的設備投資比較低(與浮法相比)。另外玻璃在成型時不需要接觸任何介質,不會產生因和介質有接觸,而造成玻璃表面性質差異等問題,故此不需要後端拋光等加工步驟。
所以,具有工藝簡單,投資小,產能利用率高l等優點。
這種方法的困難之處,在於它需要容器模具。當玻璃尺寸變大的時候,模具也面臨因受機械應力,而產生變形。
這時候,如何維持玻璃溶液水平度,如何將熔融玻璃液穩定打入摸具中心,都成了問題。
這種方法製造的玻璃基板,尺寸越大,難度越大。發展到最後,製造液晶顯示器的瓶頸,在於玻璃基板的原因就在於此。
但此時,這並不是什麼問題。當前lcd的主要面向對象,只是筆記本電腦。大小還沒有超過10寸!
————————
成永興在玻璃基板上,也準備採用一個反動做法,那就是不切割!
所有的各世代lcd生產線(包括後世的),其生產過程大同小異,都是對一塊較大的玻璃基板進行加工。加工完成後,再切割成小塊。
這種方式,利於生產效率,增加生產量。
例如,5代線的玻璃基板尺寸是1.2米x1.3米。全部加工完畢,把它切割成6份。每份就是一個27寸(0.6米x0.4米)的成品。一次加工,直接加工出6台顯示器(電視)出來。
但這種方式,對產線上的所有設備,及原材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6米和1.2米(實際是0.4米對1.2米),寬度增加兩倍,對上游玻璃基板的製造要求,難度可不僅僅是增加了兩倍,而是增加了20倍!
它根本就是能和不能的關係!
————————
同樣道理,它對所有的加工設備,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光刻機,就必須使其直接可以照射6倍的面積(實際做不到),或者要移動六次,再分區照射。不論哪種,均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不提運動零件本身的製造難度,光刻機的體積,就要大一圈吧!
這種更高的技術要求,在國外設備廠商那裡,也許僅僅是意味著成本。但是在國內,在這個時代,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切割方案的含義,就是10寸的產品,最多對標11寸的玻璃基板!留個安全距離就可以了。
這種方案犧牲的是運行成本,但是節省的是產線建設成本(設備製造成本),更重要的是難度被極大降低了。
另外,在lcd產線上,最大的成本並不是運行成本,而是設備折舊成本。如果生產設備造價太高,其導致的折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