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真相集 第六十二集 計退月氏
更新:10-15 06:05 作者:背砍刀詩人 分類:軍事小說
永元元年,漢和帝劉肇在位,竇太后臨朝稱制。
竇太后初掌大權,便以章帝遺詔名義,宣布罷止郡國鹽鐵之禁,縱民煮鹽鑄鐵,由鐵官、鹽官徵稅,收入盡歸少府。
又宣章帝遺詔:竇憲以侍中身份,內主機密,外宣詔命,參與所有國家政務。詔命竇篤為中郎將,竇景、竇瑰為中常侍。
於是竇憲兄弟都在親要之地,威權一時無兩。
竇憲大權在手,猶不知足,還牽朋引類,霸占朝堂。
因見太尉鄧彪為人謙和禮讓,委隨不爭,便尊崇舉其為太傅。竇憲欲為何事,就鼓動鄧彪上奏,自己再告白太后,因此言出計從。
另有屯騎校尉桓郁,幾代都做皇帝老師,性情恬退自守,竇憲也推薦復入宮禁,給皇帝講授經書。於是內外協附,無人敢與竇憲為敵。
竇憲性情果急,睚眥之怨莫不報復。
謁者韓紆當年曾經審判竇憲父親竇勛案件,竇憲此時威權在手,居然令人將其子殺死,割下首級,在竇勛墓前祭奠;都鄉侯劉暢來吊章帝之喪,得幸太后,數蒙召見。
竇憲怕劉暢分己宮省之權,公然派遣刺客在屯衛之中殺死劉暢,而歸罪於劉暢弟利侯劉剛,派官鞠問。
此事激怒眾卿,齊都上本奏劾。
由是真相破露,太后大怒,回護不得,命將竇憲禁閉內宮待罪。
竇憲自知忤怒太后,恐難保全,於是請求出擊匈奴,以贖死罪。
朝廷計議,因前漢向有此例,又仰承太后旨意,終同意其請。於是便下詔旨:命竇憲為車騎將軍,佩金印紫綬,以司空規格配備屬員,以執金吾耿秉為副,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之兵出塞。
永元元年秋,竇憲與耿秉各率四千騎離京,匯合南匈奴左谷蠡王師子,率萬騎從朔方雞鹿塞出兵;南單于屯屠河率領萬餘騎,從滿夷谷出兵;度遼將軍鄧鴻率邊境地區歸附朝廷羌胡八千騎、左賢王安國萬騎從翩陽塞出兵。
三路大軍並進,在涿邪山會師。竇憲升帳點將,命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耿譚等率精兵一萬為前部先鋒,前往尋找北匈奴主力作戰。
一聲令下,如同山倒。萬餘先鋒大軍起行,與北匈奴單于在稽落山作戰,大破敵軍。敵眾潰散,單于逃走。竇憲整軍追擊,直到私渠比鞮海,會戰圍剿。
於是下令收兵,檢點戰果。軍政司回報:此役共斬殺北匈奴名王以下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馬、牛、羊、駝百餘萬頭,降者八十一部,前後二十多萬人。
竇憲聞報大喜,自思此行不但立功贖罪,且可彪炳千秋,留名青史。
於是便與耿秉登上燕然山,去邊塞三千餘里,在南麓勒石銘刻紀功,令班固作《封燕然銘》。其銘文曰: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聖明,登翼王室,納於大麓,維清緝熙。乃與執金吾耿秉,述職巡御。理兵於朔方。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于、東胡烏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長之群,驍騎三萬。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雲輜蔽路,萬有三千餘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絳天。遂陵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絕大漠,斬溫禺以釁鼓,血屍逐以染鍔。然後四校橫徂,星流彗掃,蕭條萬里,野無遺寇。於是域滅區殫,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上燕然勒石記功,德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銘盛德。其辭曰:鑠王師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
畫外音:《封燕然山銘》被謂是中國有史記載邊塞紀功碑源頭,後世便以「燕然勒功」為典,專指赫赫戰功。經此一戰,北單于遠逃大漠,不知所蹤。
竇憲燕然勒功已畢,下山還營,即派司馬吳汜、梁諷,攜帶金帛追尋北單于,企圖予以招降;一面班師回國,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