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錦繡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
更新:06-19 00:12 作者:十年殘夢 分類:軍事小說
青儲飼料,算的上後世一個重要的發明,通過乳酸菌發酵,讓一些本不太適合養殖動物吃的東西,變成適合的,減少糧食等的投入,增加兌換比,畢竟,糧食作物,大部分都是種子,他在一個植物的體系之中,只是占據很少的一部分,遠沒有總量來的大。
這樣的一個發明,讓集約化的養殖成為了一個賺錢的生意,這就是飼料作用的,後世在物資極大豐富的時候,還出現了所謂飼料養出來的肉類不好吃的說法,可是巨大的利益,讓飼料行業迅速的發展,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也推動了各種肉類價格的下降。
這個下降不是單價的下降,通貨膨脹的關係,整個幣值是在下降的,單價在逐步上升,可是同樣的一般等價物之前的比值,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總體是在下降的。
最適合做青儲飼料的,是玉米杆,他甚至是後世最主要的青儲飼料來源,在專業飼料之中,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玉米屬於是美洲三大高產作物之一,其他兩種分別是紅薯土豆的,玉米的產量沒有後兩者那麼的驚人,馬鈴薯是四五千公斤,紅薯更是高達七八千公斤。
玉米的極限產量也不低,後世產量最高也超過了1400公斤,一般情況下,使用一些良種,也可以輕鬆的達到1000公斤以上,農業科學家,通過雜交水稻,勉強達到了噸糧田,還不是每一個可以達到的,可是玉米就輕鬆的達到,是稻米和小麥所無法比擬。
最關鍵的是,玉米沒有紅薯和土豆的缺點,是比較適合食用的糧食,後世種植面積,僅次於小麥和稻米,處於第三位,它是天然飼料來源,用玉米來養殖,產量高於普通的糧食,整個玉米都可以納入到飼料之中,整個植株利用率高達的85%以上。
單純玉米本身,這沒什麼,就是玉米棒,在整個植株之中,可能連二十分之一都不占據,就糧食的角度,玉米的產量已經足夠驚人了,放在飼料上更是如此,這個總產量是遠遠高於土豆和紅薯。
玉米整個植株之中,含糖量都不小,甚至有饑荒的時候,玉米甜心是可以吃的,就算人不能吃,牲口也可以吃,最多不消化而已,青儲飼料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會最大限度的發揮出玉米的功效。
北宋,能夠用狹窄的土地,養活上億的人口,足以證明北宋的發達,實際上,北宋的糧食產量,幾乎跟幾百年之後的清朝差不多了的,大量江南淤田的開發,超過4石的產量,讓北宋糧食上面不算太缺乏,也造成了人口的爆炸性增長。
這個時刻,北美三大高產作物如果能夠進入中國,在增加基礎糧食的同時,改變產業結構,特別是玉米,紅薯這樣,適合製作飼料的高產糧食的出現,北宋的人口將會進一步的增加,當量變達到質變的程度,可能未來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趙信無限的期待,能夠找到南美洲的作物,無論是土豆,紅薯,還是玉米,這三者之中的任何一種,都會改變整個北宋的糧食結構,特別是玉米,是天賜的高產,本身產量很高,玉米本身也屬於最為健康的食物,各種營養成反的含量很高,玉米杆是青儲飼料最好的原料之一,渾身是寶。
這三個寶物,就這麼的在美洲,就在那裡廣泛的種植著,印第安人種植玉米的歷史,可能要超過萬年,甚至某種程度下,比中國種植小麥和稻米的歷史還要早的多,經過一代代的馴養,玉米才成為了目前美洲種植做多的糧食。
趙信不是研究世界史的,可是一些關於糧食劃分的歷史,還是在國際史上面非常熱門,按照這個劃分,歐洲被成為小麥文明,亞洲被稱之為稻米文明,至於美洲,則被成為玉米文明,特別是在拉丁美洲,這個曾經瑪雅文明的核心地帶,後世墨西哥,甚至把玉米當做圖騰崇拜一樣的神化,這是其他文明都沒有出現。
以目前美洲廣泛的種植面積,只要到達美洲,就可以獲得這些種子,徹底改變北宋的糧食結構,最少在幾百年的時間之中,徹底的解決掉北宋的糧食問題。
三國演義開篇就寫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起來,是總結王朝的規律,可是實際上,王朝的變遷,更多的是跟糧食有關的,土地兼併,災害性氣候,都會影響到一個王朝的變遷,糧食是根本的問題,是人的本能。
如果是動物的話,沒有東西吃,要麼餓死,要麼尋找其他地方,人就不行,他們有思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