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親王 第096章通訊新時代
更新:11-27 14:15 作者:名門傳說 分類:軍事小說
並沒有更多的人知曉李鴻章的對後輩們的安排,唯一知情的南洋大臣劉坤一貌似也不是舌快之人。但李中堂欲在鴨綠江防線與倭人一決生死的強大信心卻感染了大清的滿漢百官。
借福建水師大勝之機,黃海上的海運通道再次回到了平衡之勢。縱然北洋水師的戰後維修依然緩慢,但在大同江口的聯合艦隊主力,卻也因為松島三艦戰沉和本土遭到轟擊,而不得不推遲了原定的作戰計劃。
已搬進三孔橋皇宮的日本戰時大本營,一連數日間都是爭論不休。以樺山資紀為代表的海軍認為隨著福建水師的能戰,「戰果難料,應緩以蓄勢,待海軍重新奪回黃海的制海權,再發動對大清本土的攻擊。」
可陸軍方面,包括兩位皇室親王在內的一眾將領堅持山縣有朋的第一軍已經基本運動到位,只要打破清軍的鴨綠江防線,便可「揮師入關,直搗北京,逼其啟降,為帝國帶回絕世榮耀。」
日本陸軍,向來以狂熱著稱。可有著小松宮彰仁親王和有栖川宮熾仁親王兩位皇室在軍中代言人的強力支持,海軍方面明顯對明治天皇的影響力小了許多。
加之平壤戰役過於順利,日本覬覦已久的朝鮮全境幾乎是以微弱的代價便輕鬆拿下,巨大戰果的勝利已經沖昏了大部人日本人的頭腦。
「便是海軍,不也是一戰而敗清國北洋水師嗎?難不成那個只有四艘戰艦的福建水師,會比北洋更強嗎?仁禮君,難道你們海軍方面對自己的艦隊沒有任何信心嗎?只是損失了三艘戰艦而已,我向你保證,只要打敗了清國,獲得戰爭賠款,海軍一定會有更多的強大戰艦入列……」
在小松宮彰仁親王咄咄逼人的目光之下,海軍大臣仁禮景范也只有流著冷汗垂頭而是。這要是再不贊同親王的話,海軍就會被「膽小鬼、懦夫」了,對於日本軍人來說,那比殺了他還要更難受。
小松宮韻彰仁親王是日本最後一個征夷大將軍,身為上任天皇的養子,在明治初年,便開始執掌軍權,會津征討、佐賀平亂,為了明治政權的穩定立下了赫赫戰功,當然在明治天皇這位「兄弟」的心中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再加上參謀總長熾仁親王的強力支持,日本戰時大本營在本土遭炮擊後的第五日,終於作出了繼續保持攻勢戰略、迫使清國首先提出談判請求的決議。
為鼓舞前線軍隊士氣,更方便快捷的收發前線情報,更靈活的指揮部隊應對戰局的變化,明治天皇甚至決定將大本營由東京遷往更靠近前線的廣島。
9月15日,明治率大本營一眾高官抵達廣島,立刻開始布置陸軍的「渡江」戰役與海軍方面的二次決勝。
而在大清方面,淮軍繼續增兵遼東,為了打贏與日軍的陸上戰鬥,李中堂不惜血本的調動了幾乎所有的淮軍主力,銘軍、慶軍、毅軍、綏鞏軍、嵩武軍、仁軍、盛軍、武毅軍……甚至連老李同志的親兵護軍和大沽口的炮隊都盡皆出現在遼東各地。
不僅於此,還有東北各地的邊防練軍在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的指揮下,也加入了防線。七十餘營總數超四萬人的軍隊,不僅是淮軍的精銳,亦是大清的陸軍精銳。
日軍在鴨綠江前線的指揮官第一軍軍長山縣有朋便叫囂「盡滅清軍主力於遼東,揮刀躍馬於直隸平原」。
而他的對手,北洋軍務幫辦、遼東各軍總統,願「一死以報國」的宋慶老將軍,亦信心十足。雖清軍從屬繁雜,在統一指揮方面多有掣肘,但「精銳盡集,若不能一戰功成,誤國誤民,豈不萬罪難贖矣?」
相比於海面上的平靜,鴨綠江兩岸在金秋十月到來的時候,已是大軍雲集、偵騎盡出,似乎只要一個火星就可以引燃雙方不死不休的激烈戰鬥。
可無論是天津衛靜觀戰局的李中堂,還是廣島的日軍戰時大本宮,雙方的統率部都很清楚:就算是可以在鴨綠江攻防戰中取勝,可戰爭的節點仍在於海面之上。
福建水師的意外出現,並沒有打消日軍欲登陸旅順的野心。在甲午戰爭的日方總設計師川上操六看來,拿下旅順才可以實現陸軍的兩路齊進,逼進山海關,迫使清軍與日軍在直隸平原展開決戰。
可欲實行旅順登陸,那麼清國水師的存在,對於日軍就永遠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收到大本營「尋捕戰機,二次決勝」的命令,在大同江口修整的聯合艦隊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