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
更新:11-14 08:07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朱翊鈞站在一個書屏之前,這個屏風是張居正留下的禮物,類似於職官書屏,但是張居正並沒有完成這面書屏。
因為皇叔朱載堉主持的四海繪測正在快速進行,國子監度數堂、旁通堂、明理堂的學子們都快把算盤珠子打冒煙了,所以這地圖變得越來越精準,朱翊鈞面前的這塊書屏上,和職官書屏一樣,擁有一張巨大的天下堪輿圖。
在堪輿圖上,標註的是旱災。
張居正主持修大明會典,將嘉靖二十九年以來的旱災和影響範圍,分成每一年,都標註在了堪輿圖之上,顏色的深淺,代表了旱災的嚴重程度,而另外一片書屏上,則是標註著嘉靖二十九年以來的所有民亂。
如果將兩類圖重合在一起,就會發現,這兩幅圖旱災影響範圍和民亂的影響範圍幾乎是一模一樣。
張居正在請假之前,借著這份堪輿圖,將民亂重新定義為了打食。
之所以說這幅圖還沒有完成,是因為張居正還沒有完全重新定義,他打算把歷來的蝗災、旱災、地震等等,都畫成這樣的圖,來解釋民亂發生的基本邏輯。
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民亂和天災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是究竟有著怎麼樣的關係,沒人具體研究過,但是張居正憑藉著自己強悍的信息搜集能力和當國時的強橫權力,完成這個綜述。
百姓安樂,家給人足,則雖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無虞。
百姓愁苦思亂,民不聊生,然後夷狄、盜賊乘之而起。
在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解讀中,張居正將民定義為了百姓,而不是縉紳。
朱翊鈞的腰上掛著一把鑰匙,這把鑰匙是在文華殿職官書屏底冊的鑰匙,是考成法的草榜糊名,底冊點名那個底冊的鑰匙,代表著天下百官的任免權力。
張居正入閣是兼任吏部尚書,而具體的部堂是萬士和,張居正的考成法,並沒有把百官的升轉和任命,從吏部剝離,歸於內閣,而是歸於了文華殿,歸於了皇帝本人。
而朱翊鈞的手邊有一本戶部的六冊一賬,主要內容是各地清丈的數據,主要集中在京畿、河南、南直隸十四府、浙江、福建和江西,清丈還田墾荒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而且很快就要觸及山東,而復古派為代表的縉紳們最大的不滿就是因為朝廷在清丈。
土地,到底是誰的?是皇帝的?是朝廷的?是縉紳的?還是天下老百姓的?
清丈還田後的土地,禁止流轉買賣,所有的田契,都不允許任何的買賣行為,就是當下大明朝的田制。
按照張居正的規劃,這些清丈、墾荒授予百姓的田畝不得買賣,只是權宜之計,因為田畝的流轉,一定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如何增加土地的收入,讓百姓留在田畝上,才是大明朝應該做的事兒。
農戶並不應該應該貧窮,這種不貧窮是建立在朝廷的稅賦不那麼嚴苛,地方沒有攤派、巧立名目那麼多的苛捐雜稅的基礎上,作為擁有生產資料的農戶,卻變得越來越貧窮,是不符合基本規律的,所以,如何增加農戶的收入,也在張居正的規劃之中。
而在九月份,大明京營將會從京師再次出發前往大寧衛,將土蠻汗趕出遼東,是大明的長策規劃,是復套的基礎,強兵振武,是張居正富國強兵中的重要一環,而戚繼光、李成梁、張元勛等人,也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來回報張居正稍給武將事權的恩德。
大明正在欣欣向榮,用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復著自己的生機,這就是萬曆初年的大明朝。
朱翊鈞認為,眼下的朝廷離開了張居正,這一切的一切很有可能戛然而止,他這個嘴上沒毛連鬍子都沒長的小皇帝,如果不能再狐假虎威,真的能夠震懾住那些個魑魅魍魎?
就一個清丈還田,地方那些個膽大包天的官僚縉紳商賈三位一體的傢伙,就會教小皇帝做人。
朝廷但凡是苛責魚肉權豪縉紳,縉紳權豪就會百倍千倍的把這些苛責用到百姓的身上,這是必然發生的事兒。
「先生事兒都沒做完,大業未成,就打算離朝,哼,沒門!」朱翊鈞氣呼呼的甩了甩手,看著張居正留下的這一大堆未盡之事。
「張宏,你去傳旨。」朱翊鈞這次下了明旨奪情。
張宏拿著聖旨來到了全楚會館,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