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_頁4
更新:11-14 08:07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情節曉喻粵夷倭賊,令其擒斬關白入獻,重加賞賚,尤消患安邦之一策也。
關白意思是奏聞,就是倭國的宰相,這個詞來自於《漢書霍光傳》,說的是當時天下大事都先告訴霍光,再告訴皇帝,等同於大明首輔、當國。
而天下人,則是天之下第一人,織田信長是第一任,豐臣秀吉是第二任。
兩廣總督劉繼文的意思是:誰能殺了豐臣秀吉進獻朝廷,就重重有賞,萬曆皇帝准許了這個奏議,而後各地都開始奏聞殺死了豐臣秀吉,弄的朝廷焦頭爛額,連陝西都奏聞有神人夢斬豐臣秀吉。
仇俊卿死之歲,聞平秀吉將入寇,猶憤發,貽書浙撫,請如漢橫海樓船故事,張中國威,觀者狀之,這個仇俊卿是個縉紳,聽聞倭患,留下遺書給浙江巡撫,說一定要造能橫渡大洋的樓船,彰顯國威。
當時還有諭結暹羅、琉球等國合兵抄擊倭國,共同伐倭東征的鬧劇。
這處鬧劇之中,還有個妄男子程鵬,先騙浙江巡撫、再騙兵部尚書,最後騙了萬曆皇帝,這個程鵬忽悠兵部尚書石星,說自己對暹羅十分熟悉,可以作為使者前往,騙了萬曆皇帝十幾萬兩銀子後便出海了,出海後,便再也沒有了消息。
大明在第一次援朝之後,就開始了籌備滅倭,而且制定了極為周詳的計劃和時間表,比如下旨給了朝鮮,讓朝鮮準備隨大明出戰朝鮮以人不習下洋事拒絕了朝廷的命令。
暹羅太遠,琉球那時已經被倭國全面入寇,最終滅倭之舉,在精算的風力下,終究不能成行。
萬曆皇帝是非常想要滅倭的,他一個擺爛大王,對諸事都漠不關心,但對滅倭之事,總是親力親為,可當時大明國力已經開始衰弱,根本沒有那個能力做成了。
「幾十年就就幾十年吧,朕吃好喝好,爭取活到那個時候。」朱翊鈞開了句不太好笑的玩笑話,繼續說道:「先生有何奇策,細細道來?」
張居正站起身來,來到了職官書屏面前說道:「臣以為滅倭之事,急不得,急不得的原因有幾點:其一,大明水師已一百五十餘年未曾遠渡重洋,當下的水師戰力仍然不足;其二,我大明舟車勞頓至倭國乃是疲兵,而倭寇以逸待勞;其三,倭國九百萬口,兵甲二十萬有餘,需多少強兵可滅倭?仍需振武。」
「此為急不得。」
「若是要滅倭,臣有長策,還請陛下聖裁。」
「先生請講。」朱翊鈞十分認同張居正的滅倭急不得的說法,嘉靖年間鬧倭患,萬曆年間兩次入朝作戰,都是打的倭寇,若是好打,歷史上好大喜功的萬曆皇帝就做了。
「臣有《搗巢掃穴滅倭長策疏》。」張居正摸出了一本奏疏。
朱翊鈞看完之後,讓張宏謄抄一份,放到文華殿偏殿的第四個櫥窗兵學之中,後人不會,可以照著抄就是了。
張居正這個滅倭長策,在朱翊鈞這個壞到流膿和王謙一丘之貉的皇帝眼裡,也有點惡毒了。
「大明不知倭國島情,水文地理一概不知,如何滅倭?」張居正端著手說道:「倭國多閩廣兩省之人,可以策應,周旋,詢問島情。」
「臣請命,准許商舶前往倭國,搜集情報,以供滅倭使用,准許大明商賈在倭國設立各種商行,分頭派人赴倭國各地,地理測繪,山川河流,沿岸兵力部署等,既可掩人耳目,也可供調查費用。」
朱翊鈞明白張居正的意思,商賈做間諜細作,探查倭國大小之事,他眉頭緊皺的說道:「此事不宜張揚,只需一人細心整理送至京堂,但是這人選,朕著實犯難。」
「松江孫氏孫克毅,累受國恩,此事交給孫克毅可行。」張居正既然開口,那自然有人選,而且還選到了一個松江首富孫克毅,孫克毅這個首富,可是憑藉朝廷政令大風,讓孫克毅做這個髒活,最為合適。
而且孫克毅還是個海商。
孫克毅樂意不樂意?他的根基在大明,他不樂意也得樂意,而且張居正專門去信詢問過松江巡撫汪道昆,孫克毅這個人,是願意為大明效力的,而且是真心實意的,不是畏懼朝廷威罰。
當年倭寇入寇松江府,不是海防同知羅拱辰救援迅速,恐怕孫克毅等不到徐階倒霉的那一天,就已經全家死於倭寇手中。
滅倭,在大明具有廣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