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五百零六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
更新:11-14 08:10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朱翊鈞收到水師總兵陳璘的密疏時,產生了一個由衷的疑惑,大明水師都是這樣的嗎?陳璘懷疑張居正,陳天德懷疑陳璘,還真是一筆寫不出兩個陳字,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這也是用懷疑的嗎?
就像陳璘懷疑張居正,陳天德懷疑陳璘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這不是好人、壞人去界定的,是立場界定。
陳璘用什麼立場去做這件事?養寇自重的話,那麼大個倭國擺在那兒,等著大明對信風、洋流、複雜的颱風、海嘯進一步了解後,進行攻伐,陳璘真的要養寇自重,那也是倭國,海寇實在是不上檯面。
嘉靖年間東南倭亂,連胡宗憲都沒有養寇自重,陳璘沒有立場的。
張居正的新政,陳璘領導的水師,是他們的根本,立根之本,沒有了新政,張居正是個五十八歲的帥老頭,沒有了水師,陳璘就是個有血氣之勇的將領,甚至可能和以前的俞大猷一樣,得不到重用,說不定陳璘還能成為大詩人呢。
即便是到了萬曆十年,這兩個根本,依舊是寄託於皇權才能存在,是需要皇權作為裁判,進行有傾向的偏袒,才能生存的。
更加明確的講,依託於朱翊鈞這個人存在。
比如此時朱翊鈞忽然沉迷於阿片不可自拔,躲在後宮裡不管不問。
那麼水師就會立刻被反攻倒算,陳璘首當其衝被清算,而後就是整個水師被全部遣散,大明已經發生了好多次這樣的事兒了,比如天順年間解散京營、嘉靖二十九年,浙撫朱紈自殺後,浙江四十一衛所被解散、所有衛軍軍籍皆消、戰船四百三十九艘鑿沉。
大明的武將,比任何人都懂興文匽武的可怕,同時現在『振武』的所有新政,都是寄生於皇帝的威權之下,不偏袒就無法生存的地步。
陳璘在密疏里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那就是大明陸軍打仗後的利益,需要十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才能體現,比如大明討伐了板升,綏遠馳道、綏遠礦業的發力需要在五年以後了,短時間內沒有什麼變化,收回成本,以當下的生產力,甚至需要五十年的時間。
還因為收復河套,弄出了必須收復西域的這個持續而巨大投入。
而大明水師的利益,是顯而易見的,以這次平波淨海事為例。
完成平波淨海後,這些海寇被剿滅,大明立刻馬上就能獲得一個之前未曾發現和察覺的天然良港,用來營建水師的老巢,營造學堂、造船廠、新軍訓練之地等等,保證水師的恢復能力。
某種意義上,海寇是在探路開圖,只要是海寇集結的地方,必然都是不被大明掌握的海上補給點,避風港,即便是沒有成為大港口的條件,也可以營造海防巡檢司,為過往船隻提供避風之地。
而且還會繳獲大量貨物,這是立刻可以獲得的利益,海寇劫掠了大量的貨物,這些貨物,都是可以變現或者供給大明使用,大明京營討伐板升的短期收益即繳獲,是無法和投入相提並論的,甚至連賞銀的成本都是無法填補的。
可是海戰的繳獲是巨大的,只從貨物的流動的角度去看,海寇搶劫了過往的商船,而大明水師搶劫了海寇,繳獲的短期收益,完全可以彌補水師征戰的巨大消耗,甚至還會有剩餘。
用陳璘的原話則是:
【孫子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此為因糧於敵,取之於敵,以戰養戰,戰不止則軍食無可不足。國養士二百載,大臣皆言興文匽武,固非良謀,然,窮兵黷武則家國疲憊,國之疲,疲於興兵遠輸糧草;家之憊,憊於興役力屈財盡,今水師興兵以戰養戰,稍紓次疾。】
陳璘的意思是海戰的短期收益即繳獲,可以滿足以戰養戰的基本需要。
在密疏里,陳璘分析了興文匽武的大勢究竟為何會出現,家國疲憊,就是長距離的糧草運輸,讓遠征始終是一件投入巨大而收穫極小的行為,勞民傷財。
完全精算當然是不可取的,但是遠征沉重的後勤壓力,是朝廷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至少水師現在的戰爭,短期的繳獲,是可以平賬的。
鄭和下西洋戰陳祖義、再戰錫蘭、設立舊港宣慰司,大明水師強攻密雁港,再擊馬尼拉,強襲九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