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第三卷 涿鹿中原 第437章 心大了
更新:11-30 03:14 作者:青木雙翼 分類:玄幻小說
威海衛的英國戰艦都走了,連同俘獲的破虜軍海軍戰艦,也被英國人從各船調人,全部開走,伊東祐亨的日本艦隊孤零零的留在這裡,山東這座重要軍港,徹底屬於日本,然而,伊東祐亨臉色毫無喜色,他內心很清楚,英國和日本一樣,海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海軍撤離時,幾乎就意味著放棄。
從中,伊東祐亨能看到,英國人在中國江南的攤子有多爛,而英國海軍撤離,表明英國人已經完全不可能派兵來山東作戰,日本得獨自面對破虜軍。
雖然英國人沒離開前,也未曾派過一兵一卒來山東,但不管怎樣,這總是有些許希望,至少能增強日本的信心,伊東祐亨擔心,英國人這個舉動,隱含這英國會退出這場戰爭。
狡猾的法國人雷聲大雨點小,借著增兵名義,實際上是屯兵安南,鞏固了其在東南亞的利益,對此,日本國內無可奈何,這一點伊東祐亨很清楚。
倘若英國人把俘獲的戰艦都給日本,多少還算有些安慰,看著海灣里一堆破船,伊東祐亨欲哭無淚,他太想將法國交付的三景艦調來威海衛,可這是日本最後本土防禦的籌碼,海軍大臣,強硬派樺山資紀也不得不支持海軍軍令部長中牟田倉之助的主張,三景艦損失不起,也負擔不起花銷。既然英、俄海軍都在黃海,那日本完全沒必要派遣三景艦。
或許,日本也該收手了?連伊東祐亨這樣的海軍將領都看到問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怎會看不出?此刻的他,內心是自責和後悔,這場戰爭的代價遠遠超出他和國內政客們的想像,經濟進一步惡化,中國的這場戰爭讓急於占領亞洲這個最大市場的日本商人難以為繼,尤其以生絲、紡織業,完全沒有出路,破產風波有蔓延和擴大跡象。
而青壯年徵召入伍,加劇了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國內糧食嚴重不足,要是在第一次失敗後,就收手該多好,雖然那樣會面臨政治上的巨大壓力,可比較眼下,顯然要好不知多少!
陷在中國山東,還進一步加劇了朝鮮局勢的惡化,沒有大清這個競爭對手,並不代表日本在朝鮮能夠肆意妄為,朝鮮民間的反抗越來越強烈,尤其是在朝鮮王朝崩潰之後,這個半島進入無政府狀態,很多人反抗日本,其實也有著打此旗號,建立江山的意圖。
為確保朝鮮利益,伊藤博文不得不同意參謀本部再次徵兵的計劃,由此加劇了軍費的支出,意圖加強工業的想法也就此泡湯,在局勢持續惡化情況下,伊藤博文面見天皇,希望天皇出面,讓陸軍結束這場戰爭,將在中國的所有兵馬撤回到朝鮮,保住這一頭的利益。
在劉奇出現,所改變的這一段歷史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小細節,他在山東造反,不但讓中國大地上的有線電報網絡成為空中樓閣,連帶著,連洋人建立的有線電報網也應戰事而荒廢,其核心便是以上海為中轉核心的水路兩線到此,皆與中國北方斷開來,加上戰事推進到長江一線後,很多電報線無人看護,遭到盜竊和破壞,完全失去作用,可以說,劉奇直接讓中國的有線電報倒退了十年。
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對日本的影響當然最大,此時日本與中國大陸之間,不是沒有電報往來,但到了上海,陸路和北方是不通的,還不如直接派人從日本到天津或山東,等於所有的信息,都得靠原始的方式來傳遞,遲緩不說,也造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局面。
且不說伊藤博文能否讓山縣有朋就範,就是折騰清楚撤兵的事情,也不是一兩個月能搞定的事情,何況此刻山縣有朋還坐著夢。
連番攻打棲霞、招遠,損兵折將的結果讓山縣有朋暫時死了消滅劉奇的心,但他依然垂涎中國這塊肥肉,為此,他思量著停止進攻,不過可不是像伊藤博文那樣考慮的,撤兵確保朝鮮,而是打著在山東占據一地的主意。
他有這個念頭,其實也不奇怪,只因破虜軍海軍全軍覆沒,一艘戰艦都沒有,因此,對於日本來說,完全不用擔心海上生命線被掐斷,既然破虜軍短期之內根本不可能擁有新的戰艦,要山縣有朋徹底撤軍,除了傷亡一無所獲,他怎會甘心?
膠東三面環海,崑嵛山南北幾乎切斷了整個膠東地區,理論上來說,依託崑嵛山,建立一條從煙臺到乳山的防線是可能的,這條防線長不過百多里,有乳山河、大姑河,崑嵛山區還有辛安河、黃壘河,構築兩條防線,便可占領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