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 第九章高陽初戰
熱門推薦:、 、 、 、 、 、 、
李信嘶聲吼著口令,怎奈吼叫聲、馬蹄聲已經混成了一鍋粥,他很難確定究竟有多少人聽見了自己的口令。在嘈雜與混亂中,民壯們進行了第二次齊射,開火的聲音變得參差不齊,李信估計至少有一半的火槍沒有成功發射。這充分暴露了民壯們訓練時日尚短的劣勢。
第二次齊射後,硝煙徹底擋住了李信的視線,他不確定兩次齊射到底擊中了多少韃子,現在向前沖的還剩多少人。民壯隊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混亂,他們如李信一般看不到打死了多少人,還剩多少人在衝鋒,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馬蹄還在叩著大地。這種未知的恐懼如潮水般,一點點衝擊著民壯們的心理防線,士氣竟然在兩次齊射後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
張石頭陷入了一種莫名的亢奮中,他接過第三列橫隊遞上來的火槍,雙手顫抖的夾好火繩,舉槍狠狠扣動機括,身畔隨之也響起了稀稀拉拉的爆響。
「殺韃子!」
張石頭將火槍向後一甩,卻見第二列橫隊連槍管都沒清理完畢,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混亂中透過來李信的喊聲:「所有人扔掉火槍,拔刀跟我沖!」於是他扔掉火槍,拔出腰間雁翎刀。
「他娘的,和韃子拼了!」
民壯們如夢方醒,紛紛扔掉手中火槍,拔刀隨著李信向前衝擊而去。
沖在最前邊的周大虎第一個與韃子相遇,馬的速度很快,前舉的雁翎刀刀尖瞬間沒入馬腹,然後整個人都被撞飛了出去。李信就在周大虎身側不遠,目睹了他被撞飛的一幕,陸續又有兩匹戰馬撞上了民壯隊伍。但緊接著想像中的大規模短兵衝撞並沒有發生,李信直衝出了硝煙,舉目遠眺,才發現韃子輕騎竟是四散而去。
第一次與韃子對陣就這樣稀里糊塗的結束了嗎?他這是敗了,還是勝了?李信只覺得身子一軟,雁翎刀趕忙拄在地上,這才沒一屁股倒下。直到很多天以後,他才明白韃子為何就潰散了!
高陽城西門外的硝煙逐漸散去,李信確信韃子不會回返,這才帶著民壯們打掃戰場。一圈掃下來,則讓李信大為鬱悶,只得韃子兩死一傷,戰馬屍體五匹。無論如何這一仗算是成功擊退了韃子騎兵的衝擊,李信對眾人喊道:「押著俘虜,得勝回城!」
民壯們此時此刻方才醒悟,韃子退了!我們勝了!
直到李信帶領民壯撤回城中,北城的民夫們還亂鬨鬨擠在城門口進退不是。李信暗想,看來有必要進行幾次應對敵襲的演習,否則每次都亂鬨鬨擠在一起,被韃子殺個措手不及,高陽城就得易主。萬幸的是北門外有一塊坡地阻擋,韃子並沒有發現此處的騷亂。
韃子襲城的消息很快震動全城,孫承宗帶著家裡的僕從壯丁上了城頭,典史魯之藩也集合了縣衙所有的皂隸準備誓死一戰。誰知大夥懷著滿腔悲壯上了城之後才發現,戰鬥已經結束,襲城的韃子已經退了。
「閣部,這個李信有幾分膽識,總是您慧眼識珠啊!」
魯之藩也不能免俗,面對孫承宗也拍起了馬屁。說實話,剛聽說韃子襲城的時候,他根本沒指望李信那剛召集沒幾天的民壯能出城一戰,只要能守住城牆不失便是勝利。誰知李信竟然主動出城,不但趕跑了韃子還小有斬獲,這廝總能給他驚喜。
孫承宗捋著頜下長髯,與魯之藩的欣喜不同,他想的顯然要深入。韃子均是騎兵,且數目不多,應是游騎斥候一類,通常韃子只有在大舉進攻前才會有游騎探路的舉動,這很有點山雨欲來的味道。韃子游騎雖然人數不多卻都是百戰精銳,李信能以成軍幾日的民壯將其趕跑,一方面說明其有著過人的膽識與能力,另一方面應該還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他在塞外與韃子交鋒十數年,對其騎兵的戰鬥力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曾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的說法。若正面對敵,便是大明邊軍也常有數百人被幾十韃子兵追著跑的情況出現。而李信的民壯麵對衝擊,竟然能保持陣型而不至潰散,實在難能可貴。
「著李信來見老夫。」
魯之藩領命剛要下城,孫承宗又道:「慢著,將死傷百姓一併清點了,一定要安撫好百姓。」
百姓不懂兵事,不會判斷時局,只知道韃子來了,又殺了許多人,恐慌情緒的情緒恐怕難以阻止,逃民的出現也只是遲早。好在李信帶著新成軍的民壯一戰趕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