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嘴就來: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即興發言技巧 與上司溝通的語言藝術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在工作中同上司之間的關係比同下級和同級之間的關係重要,而在與上司的溝通和聯繫之中,語言又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就不能不在同上司談話的語言藝術上多下功夫。每個人幾乎每天都要與自己的上司對話、匯報情況、請示工作及日常寒暄。在此過程中,每個人都不自覺地用了許多技巧,下面我們從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巧妙地恭維上司
這裡所取詞意純粹是技術方面的,絲毫不涉及道德問題。恭維,絕不等同於「拍馬屁」,因為被恭維是每個人的需要,你的上級自不例外。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的存在是無價值的,人們都渴求得到別人的重視,上級更願意在下級的恭維中找到自我滿足的感覺。
提起韓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助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被封為楚王,後來因政治鬥爭,被高祖擒獲。劉邦本就是市井出身,想趁此機會嘲弄他一下,於是就問:「你看以我的能力,可以帶多少兵馬?」答曰:「陛下可將兵十萬。」高祖接著又問及相國蕭何,答曰百萬。最後劉邦問道:「你韓信可帶多少兵呢?」韓信回答說:「臣將兵多多益善爾。」就是說:我帶兵是越多越好啊。劉邦因此戲弄他說:「既然是這樣,你為什麼還敗在我手下,被捉住了呢?」這位大將軍應聲答曰:「我只善於統率士兵,而陛下您卻擅長駕馭將軍啊!」意思就是說雖然咱們各有所長,但你比我高明多了,我不如你。
韓信的話說得何等的高明,雖然這是在恭維漢高祖,但的確有水平,從語言藝術的角度上講,找不出一點毛病。更難得的是這是發生在自己被擒、身陷牢獄之後,居然有這樣的機智!韓信雖沒有保住自己的性命,但至少在此保住了面子,又讓高祖高興,一箭雙鵰,可謂絕妙之極矣。當然,這正是恭維的關鍵,如果功夫不到家,不分場合、對象,盲目運用,或者語言運用過於庸俗,反而會自討沒趣。
●不抖摟上級的隱私
俗話說: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在中國,「面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為了「面子」,小則翻臉,大則會鬧出人命。很多人可以吃悶虧,也可以吃明虧,但就是不能吃「沒有面子」的虧。如果你不顧別人的面子,總有一天會吃苦頭。因此,老於世故的人從不輕易在公開場合說別人尤其是上司的壞話,寧可高帽子一頂頂地送,既保住了別人的面子,別人也會如法炮製,給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盡興而散。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做了皇帝後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窮哥們兒到京城找他。這些人滿以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誰知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以為那樣會有損自己的威信,因此對來訪者大都拒而不見。
有位朱元璋兒時的好友,千里迢迢從老家鳳陽趕到南京,幾經周折才算進了皇宮。一見面,這位老兄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兒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嚨里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你忘了嗎?」
這位老兄還在喋喋不休嘮叨個沒完,朱元璋卻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個人殺了。
「為尊者諱」,這是官場的一條規矩。一個人,無論他原來的出身多麼低賤,有過多麼不光彩的經歷,一旦當上了大官、爬上了高位,他身上便罩上了靈光,變得神聖起來。往昔那見不得人的一切,要麼一筆勾銷,永不許再提;要麼重新改造、重新解釋,賦予新的含義。這位窮哥們兒哪懂得這一點,自以為與朱元璋有舊交,居然當眾揭了皇帝的老底,觸犯了「逆鱗」,豈不是自找倒霉嗎?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與上司溝通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傷害上司的尊嚴,同時注意替上司保守他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秘密。
●忠誠求實
作為一名上級,你喜歡怎樣的下屬?虛偽的小人還是誠實的君子?儘管這兩者在某些時候似乎難以抉擇,然而至少態度上很多人傾向於後者。那麼,請你不要忘記,你的上級也正以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