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後一個太子 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
更新:09-23 12:00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軍事小說
京師廣評的報道成了十月份的京師城裡最熱鬧的議論話題。★
從街頭巷尾,到大宅內府,到處都是議論的聲音。一時間\洛陽紙貴,原本定價只有區區五文錢的京師廣評京師一度被搶購漲價到了一百文的地步。
其他報社聞言,頓時紛紛哄鬧一堂,轉瞬都見識到了京師廣評的厲害。
尤其是對於剛剛從金陵來到京師的方以智而言,更是不啻於當頭棒喝。比起原定歷史上的方以智,這會兒的方以智可謂是過得辛苦許多。
因為與冒襄、陳貞慧以及陳之龍等人一起辦復興報,方以智其實放棄了自己的仕途。作為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原本翰林院的庶吉士,方以智卻因為復社與朱慈烺在南京時的衝突而捲入了亂局之中。當朱慈烺在南京監國順利掌權後,方以智便被翰林院除名,調任到了南京國子監擔任博士。
博士雖然是個從五品的職位,但其實卻是遠離權力中心,亦是再也沒了前途。
為此,方以智索性辭官回鄉。一番折騰後,方以智卻意外現了陳貞慧進了金陵報里。金陵報作為朱慈烺當年輿論戰的工具,儼然已經成了江南第一大報,不僅行南京,更藉助大明郵局強大的配送能力,在蘇州、杭州、松江、揚州等江南各處繁華之地都有行。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陳貞慧的結局。他竟然在金陵報里擔任了常務編修。這可謂是在金陵報里排名前三的人物了。
原來,朱慈烺贏了復社以後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念在陳貞慧等人後世並沒有投降清人的份上放了一馬。不僅如此,還招進了金陵報,繼續揮那筆桿子的本事。
陳貞慧也不愧是復社四公子,文采斐然,天下聞名,用心老實幹活以後,頓時便讓金陵報又興旺達了好幾分。行量直接衝破十萬份,更是引起南京各處商社爭相求購一份豆腐塊的小廣告也不得。
為此,陳貞慧這才能在金陵報里擔任常務編修之職。這可是編輯部里第二號人物,整個報社的第三號。
得到了升職的陳貞慧沒有忘記老友,一番尋找之下,侯方域是指望不上了,冒辟疆消失不見,也顧不著。最終,陳貞慧找到了方以智,邀請方以智一同北上。
得知了陳貞慧加入了金陵報後的際遇方以智一顆按耐不住的心也萌動了,思慮了一會兒便答應了陳貞慧的邀請一同北上。
他們此番的任務便是在金陵報的高層指示下開辦京師時報。
顯然,這個有著尋常人所不知皇家背景的龐大傳媒大報沒有放過京師的份額。只不過,南京距離北京實在是太遙遠了,配送成了問題,消息的傳遞也延遲太大,只能選擇新開報社。
這一個任務落到了陳貞慧的身上。
對於財大氣粗的金陵報而言,物力財力紛紛管夠。具體落到陳貞慧身上時,卻意味著另一個問題:人力不夠。
於是,方以智來了。
只是方以智一來就看到了京師廣評的氣勢洶洶,頓時就覺得亞歷山大。緊接著,他有感覺到了忿忿不平:「這京師廣評,朕是一通胡言亂語!什麼三餉既罷又向忠良收新稅。說得好似是專門針對功臣一樣。可誰不曉得鄉里那些官紳的面目?稅都不願意交,朝廷哪裡有銀子能抵禦外侮?」
方以智雖然一樣是地方豪族,但自從有了得罪了當朝皇帝的傳言後,方家地位一落千丈,原本詭寄的糧田紛紛消散。這一回聽說朝堂要對官紳徵稅,頓時一臉幸災樂禍。
更重要的是,方以智也明白這事朝廷顯然是對的。
不對官紳徵稅,大明遲早要完。
另一邊,陳貞慧也忙完了,他看了看京師廣評,卻是大笑了起來:「哈哈哈……」
方以智愣了:「定生,你這是為何笑?」
說著,他摸了摸自己的臉上,可沒有出什麼怪狀。
見此,陳貞慧笑道:「密之,你且放心好了,我當然不是在笑你啊。」
方以智反而急了:「那你還有心情開玩笑?這關頭可是對我們不利啊。你難道不知道,這一回這京師廣評一出,整個京師里都亂了。不僅是街頭巷尾人人議論抨擊朝廷。就是各處報社,也被這京師廣評力壓一頭。都讚嘆這京師廣評以標題取勝的本事啊。我們金陵報在南京,那可一向都是扎紮實實做的正經文章,可沒有這麼曲解原意過。眼下京師廣評這麼一來,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