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勢 第090章 全面戰爭

更新:01-21 13:56 作者:月影梧桐 分類:軍事小說

    網 www.bixiale.cc,最快更新國勢 !

    第090章 全面戰爭

    三次革命在民國歷史上持續的時間很短,幾乎相當於往大水塘扔了一顆小石子所造成的漣漪,但是無論是政治學家還是歷史學家,都不敢忽視三次革命背後所蘊藏的深刻涵義。一筆閣 www.yibige.cc 三次革命的迅速平定,實際上是中央政府度過了自太平天國以來不斷下降的政治權威的最低點,經歷了這個底部,號稱中國自古以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經驗又找到了基於規律的表現周期。雖然自平定三藩、統一台灣以來,清朝政府一直維持著弱勢統一的格局,但誰都知道這種表面上的光鮮是騙不了人的。不說太平天國這種另立政權、分庭抗禮的行為,單就「東南互保」這種藐視中央權威的往事就足以讓上位者鬱悶不已。辛亥革命之所以能迅速成功,固然與清廷孱弱、袁世凱留力有很大關係,但根源卻是自1840以來愈發墮落的全國秩序。在政治學家眼裡,拋去正義性這種光環不論外,無論是二次革命還是護國戰爭其實也是地方勢力反抗中央的實質;在歷史學家眼裡,元明清三代的大一統格局在20世紀之初面臨重大的挑戰,倘若三次革命沒有這麼順利的結束,必然造成全國分裂或者藩鎮割據(真實歷史也確實如此)。三次革命的迅速結束,標誌著中央政府權威的日益恢復,這無論對於全國的團結還是作為有秩序的社會其意義都是深遠的。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落後、中心不突出的大國里,一旦分裂必然造成最慘重的損失和倒退,歷史無數次的證明,中國凡是獲得大發展、國力強盛都是在中央政府權威最為旺盛的時候。


    作為鬧劇的三次「革命」迅速潰敗不僅進一步強化了中央政府地權威,更讓時任浙江都督的朱瑞處於一個異常尷尬的地步。從內心狀態來說,朱瑞是傾向於馮國璋等人的主張的,作為一個政客。他自然不會被馮國璋等人所找的遁詞所迷惑,他真正害怕的卻是中央政府將手伸到他的地盤裡來;當然,從理性來說,尤其是作為一個軍人,他清楚地了解中央政府地軍事威力。正是在這兩種矛盾情緒的引導下,他拋出了「中立」打算,在他看來,馮國璋所謂的三次革命能否成功倒在其次。關鍵江浙一帶素來是英國人的範圍,中央政府要想迅速拿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戰火延續的時間一長,這中間的變數就多了,自己打出中立的旗號,一方面可以觀察形勢,誰比較有利就倒向誰;另一方面也可以待價而沽,讓兩方面都費盡心思拉攏自己。但他萬萬沒想到,三次革命戲還沒有開場就已落下了帷幕。讓人大跌眼鏡。饒是他眼疾手快,在南京城破之日就通電服從中央,秦時竹也不打算放過他——彭家珍、商震、王雲山數萬大軍在奪下南京、占領上海後,以泰山壓頂地氣勢朝浙江撲來。

    就在德軍瀕臨列日炮台城下時,英國藉口履行1839年條約義務。以比利時遭到德國入侵為由,向德國提交了最後通牒——「限在公元1914年8月4日23時以前,請明確回覆:德國政府是否尊重比利時國中立地位?」

    顯然,箭在弦上的德國是不會理會這個最後通牒的。8月5日凌晨,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爵士仍未得德國政府正式回復,便依照既定計劃致函德國駐英大使:「因德意志帝國政府置大英帝國政府再三勸告於不顧,踐踏國際公約、悍然進攻比利時王國領土,破壞其永久中立國地位。大英帝國政府為維護條約尊嚴,保護比利時王國獨立和中立地位,自公元1914年8月4日23時起,對德意志帝國處於戰爭狀態。」

    至此。一戰終於將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的所有強國都席捲了進去。

    英國的參戰揭示了一戰範圍地繼續擴大,但同時也造就了大英帝國在其餘各個地區的收縮,三次革命的平定,固然是叛軍內部分崩離析、國防軍勢如破竹的結果,但英國在華勢力地放手同樣讓戰爭結束的進程加快,而原本涉嫌三次革命內幕的日本方面也出乎意料的沒有行動,同樣讓人感覺怪異。當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為了「昭示」中國政府專注於內部事務的解決。外交總長陸征祥根據秦時竹的指示發布了公告。宣布中國執行中立政策,同時聲明:1、中國政府對歐洲各國在華僑民和所屬機構予以一視同仁的保護;2、各國不得利用中國租借地領土用於軍事目的。更不得攻擊他國;3、參戰國家



第090章 全面戰爭  
相關:  地中海霸主  鐵十字  對沖  第三次機遇    龍皇武神  甲殼狂潮  韓娛之製作人傳奇  星辰之主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下面更火
搜"國勢"
360搜"國勢"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