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西漢末年 第四十章 論戰爭
更新:03-15 02:32 作者:青山孤舟 分類:軍事小說
下面眾學生和教官一起道:「是什麼?」
江河行看眾人急切的眼神道:「實力,尤其是技術實力。舉例來說,漢兵以前對匈奴人可以達到一個漢兵對付五個匈奴兵,這就是技術實力,什麼技術呢,煉鐵的技術。煉鐵技術好,這樣漢兵的弓箭殺傷力遠強過匈奴兵,後來匈奴人也學會煉鐵了,但是技術沒有那麼好,一個漢兵就只能對付三個匈奴兵了。
我說的實力是一個國家全部實力綜合,但是要轉化為戰場上的實力才能在戰場上致勝。比如我們的四輪馬車,不光能運兵,能打仗,就運輸糧食來說,一輛大車甚至可以運幾千斤的糧食,你們看看現在朝廷有什麼東西能這樣運輸嗎?」
眾人搖搖頭。
江河行接著說道:「這就是我們的技術實力,遠遠強過匈奴人的技術實力。如何轉化為戰場上的實力,可以作為你們的思考題目,也是未來將領必須學會將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
講完五事七計之後,下面講『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你們都學過什麼叫做充分條件,什麼是必要條件。誰來分析一下?」
眾人有些困惑的想了一陣,沒有同學站出來。
江河行嘆一口氣道:「學兵書,要學會跟其他書一起學,我讓你們學幾何,不僅僅是學那些圖形,更要你們學會一種思維習慣。好了,我來分析一下你們聽聽。」
那教官低下頭,看不不敢看江河行。
江河行沒太理睬他,自顧自的講解道:「將聽吾計,只是戰爭勝利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所以用之必勝就錯了,你們懂了嗎?還有將不聽吾計,這個才是充分條件,這裡用之必敗,是說的過去的。」
眾人有些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江河行看這裡也沒什麼好講的,接著講道:「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這一段都好理解,我非常贊同他的看法,你們要爭取多讀,爭取會背,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找到例子對應,最後到自己會用。隨便看歷史的戰例,比比皆是,我就不多講了,你們自己慢慢琢磨。
雖說我不多講,但是就這一段幾乎看做孫子兵法精髓之一,你們要認真對待。
下面講最後一段話: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廟算是指那些呢,五事七計還有後面的詭道,我想都該算做廟算的內容。可是這裡有一個問題,這些因素那些是起決定作用的呢?還是剛才彭仲宇的那個問題,假如一個小國與大漢這樣的大國作戰,即使很多方面都勝,就是兵力少,如果只有1千人的軍隊,對上10萬漢軍,想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裡假如遇到我們配備有1千雲雷的部隊,漢兵估計會不戰自潰。我指的是一般情況,像我們特別有優勢的武器要除外。
我對軍隊訓練有三個要求,你們誰能說下?」
下面全部舉起手,江河行哈哈一笑:「我們一起喊出來好嗎?」
江河行和眾人一起喊道:「法度,力度,速度。」
喊完之後,眾人一起哈哈大笑,極其熱鬧,大家好像都是一場競賽的勝利者一般的興奮。
江河行笑過之後,擺擺手道:「孫子兵法中五事七計,大家看看可與這三項要求結合起來?」
話音剛落,杜飛舉起手來,江河行道:「杜飛你來談。」
杜飛站起來道:「和王,既然七計都是五事之延伸,或者說七計講的更詳細,我就按七計對照你這三項要求。」
江河行點點頭。
杜飛繼續說道:「法度對應發令孰行,賞罰孰明,若論國家法度的話,也可以將『主孰有道』看做法度之內容。力度對應兵眾孰強,和士卒孰練,速度也是一樣對應這兩樣。將孰有能,與天地孰得,你以前沒有提及,我看應該給將軍多個要求,就是將能,或者領兵能力。這樣和王的要求就從三點變成四點了。」
江河行一臉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