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西漢末年 第一百二十三章中下策
更新:06-13 05:53 作者:青山孤舟 分類:軍事小說
江河行轉身道:「恆譚,你還是介紹下賈讓的中策和下策吧。」
恆譚點點頭,將賈讓的中策先講出來。
賈讓的建議是在冀州地區多挖漕渠,使百姓得以用來灌溉農田,分擔水流的急勢,即使不是上好的方法,但也是挽救失敗的招術。
人也許會說:「黃河水位高出平地,每年增加堤防,尚且決口,不可以再開渠。」
賈讓曾經考察遮害亭西面十八里的地方,到淇水入河口,就有金堤,高一丈。從此往東,地勢漸低,堤漸高,到遮害亭,高四五丈。賈讓考察的六七年前,黃河水大,增高到一丈七尺,毀壞了黎陽南面的城門,水流到了堤下。水還沒有越過堤下二尺多,從堤上向北一望,只見黃河高出民屋,百姓都跑到山上。水停留了十三天,堤倒塌了,官民加以堵塞。
賈讓沿著堤往上遊行走,察看水勢,向南行七十多里,到達淇口,水才達堤的一半,估計高出地面五尺左右。現在可以從淇口以東建石堤,多開設水閘。初元年間,遮害亭比黃河低離堤足有幾十步遠,到賈讓勘察之時四十多年,才到堤腳。由此來說,這個地方很堅固。
恐怕議論的人會懷疑黃河是大河難以制服,榮陽的漕渠足以證明,這個水閘只用木和土,現在依據結實的地基來建石堤,一定會很安全。冀州地區水渠全都靠這個水門。修渠不是挖地,只建東方的一道堤,向北行三百多里,流入漳水中,它的西面因為山腳是高地,各渠都往往分別引水;乾旱時就打開東方低地的水閘灌溉冀州,水澇時就打開西方高處的水閘進行分流。
開通水渠有三利,不開通水渠有三害。百姓經常疲於救水,基本上失掉了生產;水流行在地上,積累的水分蒸發,百姓就會得風濕病,樹木都會很快變枯,形成鹽鹼地不生長穀子;河口決口,成為魚鱉的食物:這是三種危害。
如果有渠水灌溉,那麼鹽鹼就下沉,填上淤泥增加肥料;所以種上禾麥,再種粳稻,產量高於高產田的五倍,高出低產田的十倍;有利於漕運船隻的便利:這是三種便利。
現在臨近黃河堤邊的官兵有幾千人,砍伐薪草、購買石頭的費用一年幾千萬,這些費用拿來足以開通水渠建成水閘;另外百姓得到了灌溉的好處,就會爭相開渠,即使勞累也不感到疲倦。
百姓的農田得到了治理,黃河的堤岸也築成了,真是富國安民,興利除害,可以維持幾百年,所以叫做中策。
恆譚講了半天,又畫些圖,江河行才有些明白。賈讓之辦法,是在金堤前面,地勢較高之處,設立分水閘。另外,在金堤下游之處,也要設立水閘,將黃河之水引到北面的漳水。
水大之際,高處放水,緩解金堤附近的壓力。乾旱之際,低洼之處放水,用來解決北面的乾旱。
修建水渠,有三個好處,土地肥沃,糧食高產,方便航運。若是不修水渠則有三個害處,影響生產,水害會形成鹽鹼地,人還有可能被大水沖走。
不過這個辦法不是長久辦法,只能管用幾百年,不是根治之法。
江河行問道:「恆譚,那下策呢?」
下策就是修理舊堤,把低地填高,把薄處加厚,勞累花費沒有止境,屢次遭受它的危害,這是最下的一種策略。這個辦法大概能管用幾年到幾十年。
恆譚講完,江河行想了想,這個賈讓之策,最突出的就是他不信任堤防,尤其是金堤附近。在他看來,控制水流,原強於加固堤防。當然,最好的還是給大水充分的空間,就不控制它,危害就更小。只是不知這王邑會怎麼取捨,怎麼給王莽匯報。
恆譚講完,王邑一揮手,讓廳內眾人退下。大廳里就剩下江河行、張猛、王邑和恆譚四人。
王邑一直緊鎖眉頭,似乎難以抉擇。
江河行問道:「大司空,你是怎麼打算呢?」
王邑嘆口氣道:「現在是黃河已經不是決口,而是已經改道。這個工程不同以往,必然要重修河道。就是河道之方案的選擇。
和順候,剛才王橫之法,和賈讓之上策有些相同。都是主張將黃河向東北走而入海。關並之法,是在東郡一帶,設置泄洪區,現在其實還說什麼泄洪區,哪裡人現在估計黃河水已經淹的都是泄洪區了。以後若是在此設置一個禁地好了,或者有個類似巨野澤一樣的大湖就好。
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