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西漢末年 第一百二十二章賈讓策_頁2
更新:06-12 12:25 作者:青山孤舟 分類:軍事小說
,本想治河,結果卻成越治越成為危害。周定王之後,黃河有大的危害。就連戰國年間,戰亂不斷,黃河卻沒有大的災害。秦始皇一統天下,大力修築金堤,從此之後,黃河開始災害多起來。」
恆譚講到這裡,大廳之內,再次議論紛紛。尤其是賈讓反對修築堤防,要求給黃河留足充分的空間,讓其自行選擇河道,人們更是頻頻提起。
這時候,王邑開口道:「恆譚講的不錯,大漢以來,黃河水災不斷。說實話,我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麼修築堤防反而危害更大了,以前沒有堤防倒是沒什麼大的災害。」
恆譚道:「人要水之道,水要人之命。我看賈讓治水之上策,主要是要給水留足充足的空間,人不要搶水道,人不占水之地。
修築堤防開始於戰國年間,當時不是為治水,更多是防備。你看當時齊國在東面修堤,把黃河水逼到魏國、趙國之國境,他們也得沿河修築河堤。
因為是雙方的邊境,彼此敵視,因此修的堤防離黃河都很遠,黃河水道在裡面有充分的空間。國境線上,也沒什麼人居住。因此上,黃河倒是沒出現大的問題。
相反,國家一統之後,剛好黃河在此淤積成肥沃的良田,人們紛紛在此居住,從而堤防越修越窄。雖說堤防越來越厚,越來越堅固。但是水勢一大,堤防總有薄弱之處,從此水災再也不停,大災小災,再也不斷。尤其是水一決堤,危害比一般洪水大多了。」
江河行暗想,也許這賈讓之策,真有其道理,他對水也不怎麼懂,不過聽恆譚這麼說,歷史記載來看,也就是越修大堤,堤防管一段時間,後面就是大的水災。不過戰國修築堤防倒是有意思,堤防修的如此之寬,兩面加起來,留給黃河五六十里地水道,黃河倒是幾百年平安。
江河行一捅身邊的王邑道:「大司空,如果賈讓之策真的有效,按他說的上策,按說能一勞永逸解決黃河問題。」
王邑一擺手道:「上策就不用談了,還是聽聽他的中策和下策吧?」
江河行很是不解,問道:「為何啊,這辦法若有用,怎麼不能用呢?」
王邑一拍桌子,有些憤怒地看著江河行道:「你可知道我們王家的祖墳在什麼地方嗎?我家祖墳就在元城(現在河北大名縣),怎麼能讓黃河從這裡隨便流呢?」
江河行一看王邑如此,那王莽更不用問了,還是讓恆譚介紹下中策和下策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