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 172 劉玄德思急勤王(九)
出言阻止的人,是郭汜帳下的中郎將楊密。
郭汜提刀轉首,問楊密,說道:「有何不可?」
楊密說道:「將軍,太尉楊公愚直,辨事不明,雖然因此觸怒了將軍,可是楊公乃海內之士望,群臣之魁首也,將軍若一怒殺之,末將擔心會對將軍的令名有所玷污。」
令名是個什麼東西?郭汜盜馬賊出身,改行從軍以後,殺人如麻,在他的眼裡,只有財貨和威風,卻是從來不知「令名」是為何物的。如果他在乎「令名」,他也不會把楊彪等公卿大臣扣留在他的營中,更不會在沒有詔書的情況下就擅自與李傕內鬥,起兵生亂。
郭汜說道:「一個老匹夫殺了也就殺了!什麼令名不令名的,還能叫乃公掉幾塊肉不成?」
楊密賠笑說道:「將軍所言固是,然亦正如將軍所言,楊公不過是一個老儒罷了,就算將軍把他殺了,對將軍也沒有什麼好處,……末將愚見,何不如權且容讓之。」
郭汜惡狠狠地說道:「他惹怒了我,我惡氣滿腹,不殺他,不得快意!」說著,提刀上前,瞄住楊彪的脖子,就欲要下刀去砍。
楊彪端坐席上,巋然不動,仰著頭。雙目直視郭汜,卻是一點也無懼怕之態。
情急之下,楊密顧不上太多,墊步上前,拉住了郭汜的手臂,苦苦進諫,說道:「將軍、將軍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郭汜煩躁起來,怒道:「你怎麼這般惹人討厭?我殺個老賊而已,你百般阻攔,是為何故!是了,你也姓楊,莫不是你認賊作父,與這老賊私下有了什麼勾連?」
楊密撒開手,拜倒在地,叩首說道:「將軍,末將與楊公素無來往!末將雖亦姓楊,家非弘農,本是涼州土著,與楊公無有半點瓜葛,勾連二字絕談不上!認賊作父更是無從說起。將軍,末將之所以苦諫者,實在是為將軍著想。」
郭汜問道:「你為我著想什麼,令名麼?我不是說了,但能使我出得這口惡氣,什麼令名不令名的,無關緊要。」
楊密急中生智,總算是想出來了一個阻止郭汜殺楊彪的藉口,說道:「將軍!將軍不是想讓太尉等公聯名傳檄,號召天下群雄,共從將軍討伐李傕這個逆賊麼?」
郭汜說道:「正是,怎麼了?」
楊密說道:「太尉者,三公之首,群臣之率,將軍今如把楊公殺掉,那麼就算檄文傳出,可無了楊公的署名,末將憂之,恐怕在天下群雄心目中的分量也會少上不少!因此,為將軍的此謀起見,末將愚見,還是盼請將軍能暫忍一時之氣,舍了楊公性命。」
郭汜想了一想,把刀還入鞘中,說道:「你這話說的卻有三分道理。」撇了眼楊彪,說道,「老匹夫,乃公就且先饒你一命,把你的腦袋暫寄你的脖項上。可你要記住,你若要再惹怒了我,看我必取你性命!」嚇唬楊彪,又說道,「如你這般老賊囚者,乃公殺了沒有上千,也有數百!」
回到主位,郭汜坐下,看向眾人,再次說道:「我叫汝等為我寫檄文,傳送天下,汝等現在可願意了?」
楊彪身為太尉,一言不合,郭汜就舉刀要殺,這般粗橫的態度下,張喜等群臣又還敢再說什麼?但是書寫檄文,傳於州郡,號召天下,共討李傕這件事,於情於理,卻又是萬萬都不能辦的。眾人無由對應,只有默然而已。
郭汜再三逼問,眾臣仍無人不開口。
郭汜的怒火又一次上來,按刀起身,就將欲重舉刀威脅眾臣。
眾臣中,衛尉士孫瑞頗有謀識。
士孫瑞是右扶風人,其家乃儒學世家,他少傳家業,博達無所不通。
中平五年,王國叛於涼州,眾十餘萬,攻陳倉,三輔震動,陳倉屬右扶風郡,距長安只三百餘里,京兆尹蓋勛領郡兵五千人,自請滿萬人,表了五個名士出為都尉,時為處士,也即隱居從未出仕過的士孫瑞是其中之一,共守長安,抗擊叛軍。於此戰中,士孫瑞立下功勞。
初平三年,士孫瑞被拜為尚書僕射,與司徒王允、呂布共謀,誅殺董卓。
董卓既死,士孫瑞得遷大司農,躍身九卿之列。自此,每三公缺,士孫瑞常在選中,皇甫嵩、淳於嘉、趙溫、楊彪、張喜等為公時,都曾辭拜讓瑞。
卻是說了,士孫瑞既然參與了殺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