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全能王者 第八百六十九章 配得上
更新:01-20 10:50 作者:不愛吃草的羊 分類:女生小說
下午四點,姚明帶著李良一起在東方君悅酒店的招待廳里召開了一場新聞通氣會,向各大媒體介紹李良加盟中國國家隊的事宜。詞字閣http://m.cizige.com
這算得上奧運會之前,中國體育界最大的一條新聞消息了。
籃球雖然只是一個項目,而且肯定拿不到獎牌,但作為有重大影響力的集體項目,受到的關注度一向非常高。
國內所謂「三大球」,一直都受到很高的期待。
可惜這兩年三大球除了女排,其他都是每況愈下。
今年男籃征戰奧運會,入選大名單的都是年輕人,官方聲稱以「鍛煉年輕人」為主。
說實話,這種說法一直屬於自欺欺人。
奧運會四年一次,最重要的籃球賽事拿來鍛煉年輕人,那你平時幹嘛去了?
這相當於參加高考,說是為了鍛煉自己,為了下一次高考。
那你這次為啥不能考好一些呢?
中國集體項目的青黃不接問題可以說相當嚴重。
舊的舉國體制培養的那批精英逐漸淡去,新的市場化體制培養出來的年輕人卻接不過大旗。
像姚明、易建聯、王治郅這批,都是老體制培養出來的頂尖球員,在08年的奧運會上綻放了最後的光華。
這批人退役後,中國籃球就進入了一種「中國特色的左右為難」。
因為中國在現代文明是一個後發國家,從落後的農業國走向現代化國家,可以說從上到下各個方面都是一邊學習歐美先進,一邊自己摸著石頭過河,體育行業也不例外。
足球就不提了,鬧心。
籃球一度稱霸亞洲,依靠的是舉國體制。
很多人覺得舉國體制落後,其實舉國體制也是學習外國先進制度的,那就是東歐、蘇聯。
在籃球界,東歐、蘇聯一樣代表著世界一流水平,在奧運會可是擊敗過美國的。
舉國體制之所以要改變,不是因為落後,而是因為整個社會大環境和制度都變了,底層基礎變了,體育文化這樣的上層建築當然也要變化。
中國人的志向一向是遠大的,作為一個大國,要學咱就學最好的。
所以足球學習西歐,籃球自然對標世界第一籃球強國美國。
但美國的經濟基礎、校園體育文化、各項配套的制度,中國實在是學不來。
所以到最後搞成了中國特色四不像。
一方面舉國體制,地方體育局的影響力還在,各地各自為政,青訓制度依舊是重要的供血機制,這點又很像歐洲俱樂部。
一方面仿造美國的商業聯賽成為最重要的人才培養、磨練的基地,在戰術、賽制、商業模式等各方面都模仿美國。
結果,青訓受到了社會環境影響,不再可能像過去那樣層層篩選,把最精英的選出來。
像當年八一隊為什麼那麼強大,就是因為全國各地的部隊,一層又一層的向上篩選,把最精英的球員統統集中到一起,能不強麼?
中國那麼大,十幾億人,敞開了挑人才,還能挑不出適合打球的天才?
問題就在於,市場體制下,反而不能敞開了挑了,青訓的基礎就受到了影響。
而中國的商業聯賽頗有點東施效顰的感覺,和nba一樣弄全明星,搞季後賽,還有名不副實的所謂「選秀」。
中國根本沒有深厚的校園籃球文化和基礎。
基本就是一個山寨版的nba,但觀賞性和競爭性大打折扣。
球隊為了戰績,都是以外援為核心,把本土球員當工兵。
籃協為此還制訂了各種限制外援上場時間的規則,還區分「歐美外援」、「亞洲外援」。
還有為了強制各支隊伍鍛煉本土球員,在某個賽季推出了,季後賽球隊可以從沒進季後賽的球隊裡挑選兩名球員入隊(主要是國家隊成員),這種違背市場規則,瞎胡鬧的奇葩規定。
再比如還有因為某短時間國家隊不擅長破緊逼,屢屢被對手的緊逼防守弄得灰頭土臉,所以在某個賽季規定球隊在一場比賽中,至少有一節使用全場緊逼戰術。
這已經不是違背市場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