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間混幾年 第389章 非賢即奸(2)_頁2

更新:12-16 20:24 作者:六千來世 分類:都市小說

    嗯,不得不說,這的確很神奇。

    ………………

    總之,罐頭換飛機這個案例中值得令人玩味的細節還有很多,甚至如果你願意去研究牟老闆這個人後面的種種主張和行動的話,很容易就能推敲出一些不方便寫出來的東西(順便說一句,某些電影經常拿牟老闆的「給喜馬拉雅山開個洞」來當成調侃素材,其實是非常不當的;牟老闆的許多在當時聽起來驚世駭俗的大計劃,其實非常具有前瞻性,也壓根底不像一個普通商人該具有的視角,所以有些事回過頭來看,才愈發令人覺得意味深長。)。

    但整體而言,楊默更傾向於這是一場為了破局而組織的半官方行動。

    就如同他剛才跟宋友龍強調的,經濟的本質是流通,商業的本質也是不過就是交換而已;只要能確保在各取所需的情況下保持商品的流通性和價值的循環,這個過程到底是不是用貨幣結算,其實並不重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此,他才會提出這個五十億規模的「輕重工業品互換計劃」。

    毛熊國緊缺以輕工業品為主的各種民生物資,而此時的華夏缺乏相對先進的部分重工業設備和技術,因此在雙方經濟情況都不是非常理想的情況下進行需求互換,絕對是互利互惠的做法,而且華夏絕對是占便宜的那一方,這其中的原由,地球人都知道。

    至於你說為什麼楊默會閒得蛋疼似的忽然提出這麼一個計劃,甚至還喪心病狂地把商品交換規模提升到50億/年這種誇張的級別?

    原因很簡單,這個計劃其實並不需要他付出多少成本,但如果這個計劃得以推行,他才是那個得到最大好處的人:


    1、以成衣、被子、手套、帽子、襪子等為主的棉紡織品,對於毛熊國而言是剛需產品,而且由於氣候的原因,出口到那邊的棉紡織品更加厚實、消耗原棉量更大,價格也更貴。

    大量的原棉消耗,可以有效助推孤島二號項目的落地;而孤島二號項目一旦在德州真的落地了,那麼穆思遠在東營指揮部那邊的話語權就會立即攀升一個層級,而楊默也能通過大華公司這個中轉站,源源不斷地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2、德州是老工業區,產業慣性在那放著,而像這種老工業區要想徹底走出泥潭,那就必然需要大力推動工業技術和設備的升級。

    在這一塊,毛熊國在當下而言是具有相對的技術優勢的,尤其是冶金、發動機、電子設備、晶片、軟體、系統工程這一塊,更是國內眼饞無比的好東西。

    你沒聽錯,毛熊國的這些東西都是真正的好東西。

    一個不算冷門的知識,毛熊國在趴下之前,不但可以海量出口半導體,還已經研發出32位的55萬個以上電晶體的EI-90超標量晶片,其電子工業的技術水平,與阿美莉卡僅差一個摩爾定律周期,也就是18個月;而他的軟體水平其實甚至要比阿美莉卡還要高一線(你拿84年推出的俄羅斯方塊跟90年代初期的歐美遊戲對比一下,就感覺出來了。)

    簡單來講,此時的毛熊國其實工業技術已經開始超越阿美莉卡,工業整合能力更是吊打全球,尤其是系統工程這一塊,更是公認的全世界之巔;

    後來華夏的工業水平之所以能那麼快地提升起來,從那邊學習吸收到的系統工程技術,絕對是最大的功臣之一。

    毛熊國那邊的情況現在大家都清楚,只要能在這個輕重工業品互換計劃中順利地引進一些對DZ市工業升級有幫助的設備和技術,那麼帶來的好處,簡直傻子都能看出來。

    因此,如果東營指揮部以大華公司的名義牽頭,私底下動員德州主管單位參與這個計劃的話,德州主管單位絕對不會吝嗇於充當第二中轉平台,依靠朝廷的轉移支付來吞下這些引進的設備和技術(五十億規模的交換計劃,單憑北方貿易線原本的那個中轉平台,顯然是沒辦法全部吃下的,這超出了對方的資金結算能力,因此尋找第二中轉平台乃是必然的事情)。

    不但如此,他們承楊默這個人情承大了



第389章 非賢即奸(2)  
相關:  重生1998之混也是種生活  重生1988之混也是種生活  重生之混也是種生活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百鍊飛升錄  無敵升級王  不滅武尊  寒門崛起  
下面更火
搜"1988:重回人間混幾年"
360搜"1988:重回人間混幾年"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