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之世 第八百四十一章:漢軍水師
當初許安在平原城中和閻忠、賈詡、許攸三人商議後勤和南征的事務之時。
閻忠指出了一個極其奇怪的一點。
就在一年之前,也就是大明曆三年的時候。
似乎有一支漢軍進駐青州東萊郡的一處靠海地區,並且驅散了當地的住民。
因為漢軍的異動,還有突然有很多人湧入東萊郡,因此鷹狼衛的潛伏人員也在意了起來,於是將這一情報找尋門路送到了青州。
這一情報一開始被淹沒在了情報堆中,鷹衛收到的情報很多,因此一開始並沒有太過於在意。
而隨著調查的深入,這一情報的等級也逐漸開始提高。
而後閻忠抵達青州之後,開始了整理情報的工作,這一份情報也被他找了出來。
對比著地圖,閻忠也是發現了其中的端倪和詭異之處,然後在議會之時提了出來,告訴了許安。
而當許安看到閻忠所指的地方,他第一個想到的詞便是「威海衛」。
對於威海衛,只要是稍微在意一下歷史課,應該都有所了解。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為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來。
不過讓許安記得威海衛這個名字不是因為明朝,而是因為清朝末年的一場戰事。
甲午戰爭之中日軍在黃海之戰中獲勝,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又在1894年十一月下旬,占領了旅順。
北洋水師在黃海海戰之中損失慘重,李鴻章於是令北洋艦隊水陸相依,陸軍固守大小炮台,艦船依託岸上炮台進行防禦。
在1895年1月,日軍兩萬人在山東榮成灣登陸,偷襲威海衛炮台,並以軍艦封鎖東、西港口。陸上防備亦未加強,威海衛最後失守。
最後的結局,以海軍提督丁汝昌自殺,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告終。
威海衛之戰的失敗,標誌著清朝在海陸兩條戰線全面潰敗,
威海衛軍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瀕臨黃海,西連煙臺,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旅順口勢成犄角,共為渤海鎖鑰,拱衛京津海上門戶。
威海衛為不凍良港,三面環山,口門向東,劉公島扼其前,形成向東、向北兩條航道和進出口。
日島、黃島、牙石等島羅列劉公島兩側,構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勢險固。
所以許安對於威海衛軍港的位置也有一些了解。
當閻忠指向東萊郡那凹進去的地方之時,許安便立即聯想到了威海衛。
而說起威海衛,那麼,唯一能夠聯想的便是軍港。
威海衛所在的無疑是一處建造軍港的好地方,雖然現在並不叫威海衛這個名字。
結合鷹狼衛提供的情報來思考,恐怕漢庭已經是在這裡暗中修了一座軍用港口。
如果不是軍用港口的話,完全沒有必要這樣遮遮掩掩,甚至還將周圍的住民全部遷移,還限制了其活動的範圍。
而為什麼要如此大費周章隱藏一座軍港?這就有點耐心尋味了。
這樣細想下來,其實答案只有一個。
那就是,漢庭暗中隱藏著一支海軍。
漢庭想要故技重施,就如同當初趁著鷹狼衛麻痹大意的時候,繡衣使者突然襲擊潛伏在漢地的鷹狼衛,一舉破壞了鷹狼衛在漢地的情報網。
只不過這一次的對象從鷹狼衛換成了明國的海軍。
漢庭應該料到,明軍有很大的可能會先從海上進攻,以此牽制在青州的漢軍兵力,使其首尾不能兼顧,兩線作戰,疲於奔命。
漢魏兩庭根本不注重海軍的發展。
漢庭在海上的力量非常弱小,幾乎沒有海軍。
魏庭也是一樣,魏庭也沒有海軍,這也是為什麼公孫度可以如此為所欲為的緣故。
除了許安之外沒有人重視海軍的發展。
而這就造成了有些許安資助的明國海軍占據了先手,明軍的海軍一直牢牢掌握著海上的霸權。
按照漢庭如今的表現來看。漢庭應該是藏了一支海軍,在威海衛軍港之中。
漢庭水師的力量肯定不強,如果漢庭水師的力量超過了明國海軍的話,絕對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