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師 992 成為成員
眾所周知,要解決第五關的試煉題,需要大量的高水準的人才。
這些人才差不多都要有解析第四關試煉題的能力。
找個衡量標杆的話,也就是說,其知識水平起碼要達到周深和王晉那種水準。
周深和王晉,看起來不怎麼樣,人品也不怎樣,但其水平,放在年輕一輩中,也算是前列。
煉器協會培養了好多年,才培養出這兩個人,不過,對於聯盟來說,則根本不需要那麼時間。
首先,周深和王晉是關係戶,並不是最頂級的天才。
而聯盟招收的學徒,都是天才,都是天驕。
從材質上來說,周深和王晉屬於普通材質,而聯盟的學徒,那都是超一流的材質。
資質不同,培養的效果自然不同。
其次,以往的煉器協會培養能力很差勁,壟斷了教育資源的他們,心思都在搜刮錢財上,並沒有好好的教導。
學徒的成長過程緩慢,大把大把的時間在放羊,純屬浪費。
而周深和王晉,也沒把心思投在煉器方面。
所以,他們成長緩慢。
針對性不同。
周深和王晉是通才培養,什麼都學,也沒有主攻方向。但聯盟對學徒的教育,卻採用了專才教育,專項學習,專門針對試煉題進行研究和教育。
所以,學徒在這一塊成長也極快。
時代不同。
周深和王晉成長的時代,知識還不成體系,學什麼都是看情況,遇到什麼學什麼。而現目前,地球社會通過「建宇屋」已經摸到了煉器的脈絡。
知識體系雖然不完善,但畢竟是有了體系。
而有了體系的知識,教起來容易,學起來容易,探索起來也容易。
因此,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 聯盟在教育方面的持續投入? 就獲得了第一批的豐收。
第一批人數不多,總共只有不到一百人。
按照聯盟指定的成材率? 不足四分之一。
當初? 第一批招生,接近500人。
最終? 成才的一百出頭。
當然,聯盟的成材指標? 是以「試煉題」為標準? 並不是說,那中途淘汰的四分之三就不是人才。
事實上,那些淘汰的也是人才。
那些淘汰的學徒之中,而今有很多人已經拿到了等級證書? 進入君山各項目、進入各洲的各項目? 開始為地球社會做貢獻了。
聯盟施行的是分流培養制。
最開始集中培養,過一段時間,根據水平,進行分流。
水平高的繼續學習,水平不夠的就分流進入技能訓練。
技能訓練不以提升水平為目的? 主要是以培養技能、培養工作能力為要務。
因而,現在的這一百多人? 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人才。
每一個人都掌握了足夠的知識,每一個人都擁有合格的水平。
他們這批人? 若是放到社會上,稍加鍛煉? 就是高手。
不說是一流高手? 但起碼有二流水平? 屬於個個都能混出名氣的那種。
而現在,這麼多的人才,這麼多的高水平煉器師,集中在一起,不是為了工作,不是為了項目,也不是為了煉器,他們開始解題。
關於第五關試煉題的大方向,辛雲和張文凱、乃至鍾恩,都已經摸索成熟。
自從開啟識海以後,鍾恩進步很快,飛速的追趕著辛雲和張文凱。
現如今,鍾恩跟兩人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
以他現在的能力,也是聯盟內,唯三的能夠摸索出大概方向的人。
在三人的主持之下,這一百多個成材的學徒正式加入聯盟,成為聯盟的一員。
他們拿到了聯盟的徽章,他們獲得了聯盟的認可。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無論是聯盟還是協會,招收的學徒並不是成員。
從武道大學裡招收的學生,進入聯盟或者協會以後,就是學徒。
學徒接受聯盟或者協會的培養,但並不是聯盟和協會的成員。
他們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