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的花樣三國 第42章 籠絡盧植
等呂布護送著丁原離開園子,董卓神情稍安,問百官公卿:「本公剛才所說的話,諸位然否?」
有了剛才丁原的例子,在場的王公大臣可沒有誰像丁原那樣有武聖級保鏢,全都噤若寒蟬,不敢吭聲。
而對袁隗、袁紹、袁術而言,他們還幻想著,董卓能夠跟他們合作,共同把持朝廷,就沒有起身反對,反正對他們袁家來說,不論哪個皇子當皇帝,都是他們的傀儡。
只有之前就曾反對何進引董卓入京的尚書盧植站起身反對:「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上雖幼,聰明仁智,並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聖人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盧植這話簡而單之就是,你董卓沒有資格廢立皇帝。
這藐視赤果果的,董卓想起,從討伐黃巾開始,盧植領兵以弱勝強圍攻張角,輪到他取代盧植討伐張角,卻吃了敗仗,他就一直被盧植藐視,心裡一直淤積著對盧植的不滿,一下子就全爆發了:「盧植老兒,你累次藐視本公,本公若不殺你,難平胸中恨!」說著拔出佩刀,就要上前砍殺盧植。
馬超以為此時應該有侍中蔡邕前來勸諫董卓,說什麼「盧尚書海內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卻沒有看到蔡邕的人影。
他這才想起來,十二年前,蔡邕得罪了中常侍王甫的弟弟王智,王智密告蔡邕心放懷怨,誹謗朝廷,王甫也在靈帝面前誣陷蔡邕,蔡邕害怕無法倖免,於是逃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往來依靠泰山羊氏,在吳地共待了十二年,在那裡收了一個徒弟名叫顧雍,顧雍後來做了東吳的丞相。
此時,董卓任司空,專擅朝政,聽說蔡邕的名氣,於是徵召他,蔡邕推說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罵道:「我有滅人三族的權力,蔡邕就算驕傲,也是不過轉足之間的事而已。」
吳郡距離洛陽三四千里,馬超推測時間,董卓徵召蔡邕的命令才剛從洛陽發出去,還沒有到達吳郡呢,怕是蔡邕到洛陽也要到一兩月後了,蔡邕即便擁有文聖級才氣,怕是也沒辦法隔著三四千里給好友盧植幫忙吧。
馬超迅速想通這一切,連忙上前勸諫:「明公息怒,盧尚書海內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
其實,董卓根本不敢殺盧植。
一方面是馬超剛才說的原因,盧植既是名將又是大儒,海內人望,他殺了盧植,就傷害了那些跟盧植關係要好的蔡邕、馬日磾、楊彪的感情,也損害了他一心想要營造的禮賢下士的名聲。
另外一方面,在這個時空,盧植身為大儒,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等,雖然不喜詩詞歌賦,卻憑藉對儒家經典的造詣,擁有巔峰文尊的才氣,當年他帶著北軍五校區區萬人敢跟張角的幾十萬人馬對抗,並能戰而勝之,把張角圍困起來,一方面靠的是他卓越的軍事才能,還有一點,就是他有巔峰文尊的才氣,能硬抗張角詭異的道術。
而當盧植被小黃門左豐誣陷,被撤職查辦,董卓接任,麾下沒有頂級文士,沒法抗衡張角的道術,便大敗而歸。
董卓從心底深處是懼怕盧植的才氣,他怕盧植當眾再用儒家經典對付他,搞得他狼狽不堪,但他剛才被盧植那樣藐視,不發作一下也是不行的,現在的董卓急切需要一個台階下。
馬超的話便是一個好台階,董卓心裡暗暗鬆了口氣,感激地看了馬超一眼:「就以馬虎賁之言,盧植,你累次辱本公,本公有大量,不跟你一般計較,你且退下!」
盧植剛才憑著一腔義憤起來反對董卓,話說完了,就有點後悔,畢竟他只通儒家經典,這些經典多半只能用於輔助戰鬥,不能像戰詩詞那樣用於直接戰鬥,憑他一人之力,就算把董卓弄得狼狽不堪,卻不能殺死董卓,最後才氣耗盡,只有死路一條,而他長子、次子都早夭,小兒子盧毓只有六歲,若他死了,盧毓恐怕也存活不久,盧家就絕嗣了。
盧植感激地看了馬超一眼,匆匆離去。
馬超則遞給王飛一個眼色,讓他跟上盧植。
酒宴散後,馬超隱匿行跡,找到盧植,跟他推心置腹,一席長談。
盧植一心想為漢室消滅董卓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