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前卒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新生活
相對於大人物們的苦惱,普通士兵和百姓們的快樂卻是實實在在的。黃泥山村便是這樣,這個最早建立起來的安置難民的村子,如今已經成了附近遠近聞名的一個樣板村。
隨著戰爭的結束,軍隊裡的那些修修補補的活計已經越來越少,但其它的活計卻是勃蓬髮展了起來。原本的那個傷兵村正,已經返回了大明,回到了他自己的家,而王遵之取代了他的位置。
王遵之原本是一名秦軍軍官,由他來管理這個村子,村民們更容易接受,而他,也將他的管理才能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村子裡的男人越來越多了,王遵之在黃泥山建起了磚廠,瓦廠,燒制磚瓦,距黃泥山村不遠處的黑泥山村有著現成的石炭,弄這些廠子,燃料是不用愁的,如果單純靠去砍柴的話,那人手可就不夠了。
有了磚瓦,王遵之首先便開始改造村子裡的房屋,原本的簡易的茅草房,如今可都換成了青磚碧瓦,因為是村子裡公共產業,為村民們改造屋子,都是免費的。大傢伙一齊動手,豐衣足食,半年的時候,整個村子已經是舊貌換新顏。
改造完了村子,再燒制出來的磚瓦,便開始向外銷售了,逃難的百姓已經開始返回了家園,原本那些荒蕪的村子一個接著一個的在恢復生氣,他們的磚瓦並不愁銷路。
而距他們不遠的黑泥山村,因為有著豐富的石炭資源,日子也過得相當滋潤,來自新桐的商人在黑泥山村辦起了烽火爐作坊,一頭賣爐子,另一頭便賣烽窩煤,那個商人精明得很,最初的一批爐子都是採用贈送的方式,送爐子,買烽窩煤。這個小小的手段,讓他的生意很快就在這一帶風糜開來。
這種爐子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方便。不用的時候,將風門關上,一個煤球便能管上大半天,期間還能讓你一直有熱水可用。再者,這個爐子比起燒柴禾來說,要乾淨了許多,煤球燒完之後變成的煤灰,仍然是一個個的蜂窩形狀,收拾在一起,可以用來鋪在村子裡的道路之上,瀝水性能極好,即便是下雨,也不用一腳水來一腳泥。
很多的男人們都在這個作坊里作工,打制爐子的鐵匠,工錢自然是相當豐厚的,即便是那些下苦力的漢子,每日的收入也都是不菲。做一個蜂窩媒,可以賺上一文錢,一個精壯的漢子勤快一點,一天做上千個一點問題也沒有,這可就是一千文,折成銀子都一兩了。一個月下來,三十兩銀子到手。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收入。並不是每一天都能開工幹活的,做這東西,還要看天吃飯,要是下雨,那可就沒有場地做了。但是每個月平均下來,十幾兩銀子那是妥妥噹噹的。
對於秦人來說,這可是一筆極大的收入了。他們中的很多人,在過去辛苦一年,在年終看看自己的荷包,也不見得能有十幾兩銀子的財貨,而現在,只不過是一個月的收入罷了。
而且現在看起來這種爐子大有風糜雍都之勢,商人們已經開始在城中推銷,一旦城中也開始使用這種爐子和煤球,那他們的收入還會再提高。
畢竟使用這種煤球和爐子,算起總帳來,比起買柴禾燒不僅要更方便,而且也更實惠。
黑泥山村的人有了錢,自然便也要想著改善一下自己的生存環境,那麼黃泥山村燒制的磚瓦便也有了去處,這些日子,王遵之正帶著一幫人,在替黑泥山村的人蓋房子。
昔日的軍官,如今已經轉化成了一個成功的村正,一個成功的商人。管著整個村子一千多人,好幾個磚瓦作坊以及數個建房子的工程隊。
王遵之覺得現在的自己比以前過得可充實多了,而且也快樂多了。每天看著村民們那樂呵呵的笑容,看著他們逐漸紅潤的臉色,慢慢強壯起來的身體,他便無比的開心。只是偶爾想起那些戰死在沙場之上的戰友,還有那些孤兒寡婦們的時候,心裡才會湧起一股淡淡的哀傷,美好的日子是來了,但換來這日子的代價,可真是不小呢!
希望這樣的日子能一直延續下去。
雍都城破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黃泥山村,戰爭已經徹底結束,所有人的一顆心都放回到了肚子裡。在明人的統治之下,他們已經生活了大半年了,日子的好轉和變化是顯而易見的,雖然仍在懷念著那些死在明人手下的親人和戰友,但活著的人總是要繼續活下去。
至少,他們現在活得比過去要強得多。王遵之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