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騎 第十一章血戰三
更新:04-03 02:33 作者:過江小卒 分類:玄幻小說
陰山山脈自古以來就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天然分界線,是內地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場所。全/本/小/說/網用現代的話講,陰山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是草原與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山區植被稀疏,僅在東段的陰坡有小片森林,有白樺、山楊、杜松、側柏、油松、山柳等樹種。中段和西段山地散布有大小不等的山地草場,歷史上曾是重要的牧區。
陰山山脈西起杭錦後旗的狼山,中段為烏拉山、大青山、灰騰梁山,東段為壩上高原的大馬群山。山脈平均海拔1500~2000米,呼和浩特以西相對高差較大,地勢高峻,脈絡分明。山脈的主峰是西端的呼和巴什格山,海拔2364米。在土默特右旗東北有大青山主峰,海拔2338米。在黃河北岸還有大狼山、大樺背山,都是河套地區的北部屏障。山脈內部的盆地中心及山前地帶有數個積水形成的湖泊,著名者有烏梁素海、岱海、黃旗海。山脈南側的大黑河、昆都侖河皆匯入黃河,但水量較小。
《夢回》雖號稱完全複製現實,但畢竟是遊戲,對於漢匈交戰的重中之重,盧龍塞至陰山山脈之間的廣大地區做了比較大的調整。首先是距離,增大到八百里;其次是地形,除烏梁素海、岱海外其餘河流全部抹去,並且將陰山中段完全製成大青山,將這個鮮卑大王檀石槐((?~181)鮮卑部落首領。少時有勇有謀,被推舉為部落首領。東漢末在高柳北彈汗山(今山西陽高縣西北一帶)建立了王庭,向南劫掠沿邊各郡,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余,西方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的故土,東西達萬餘里,南北達7000餘里。永豐二年(156年)秋,率軍攻打雲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延熹元年(158年)後,鮮卑多次在長城一線的緣邊9郡及遼東屬國騷擾,漢桓帝憂患,欲封檀石槐為王,並跟他和親。檀石槐非但不受,反而加緊對長城緣邊要塞的侵犯和劫掠,並把自己占領的地區分為3部,各置1名大人統領。漢靈帝即位後,鮮卑更加變本加厲地在長城內外騷擾,幽、並、涼3州常遭攻掠:靈帝遣夏育、田晏、臧文各率萬騎分3路攻擊鮮卑,檀石槐命3部大人率軍迎戰,得勝而歸。接著,檀石槐又率軍征遼西,討酒泉,使漢王朝緣邊地區一直不得安寧。光和四年(181年)去世。)的王庭彈汗山(大青山古稱)西移至雲中郡正北。所以漢軍在大青山方圓五百里內的大小十七座堡壘,至修建起便一直是左賢王的心頭之患,甚者驚動了數千里之外的龍城,攣鞮烏維單于(史記記載,單于姓攣鞮氏,匈奴人稱單于為撐犁孤塗。天叫做撐犁,把子叫做孤塗。)特意派來了左大都尉盧蘭王呼衍支,率領單于庭下的兩萬精銳前來助陣。
盧蘭王呼衍支的到來雖然增加了稚子斜的實力,卻也被使他感到了羞辱,作為匈奴帝國的右賢王他不允許自己的能力有絲毫的被懷疑,尊嚴是靠鐵和血來維持的。所以經過一個冬天的準備,在早春之期,草原上的冰雪剛剛消融,稚子斜率領著左賢王部的五萬鐵騎會合盧蘭王的兩萬精銳,七萬大軍越過了陰山最西段的狼山擦著涼州的張掖郡,疾行二十餘日行程三千里,悄無聲息的進入了大青山。隨即派樓煩王頭曼率一萬五千人馬,攻襲安遠、寧遠、雁鳴寨(兩者在安遠堡後,左右並行)三塞,又使大將義渠乎領萬騎伏於惡狼谷、十堰崖。自己同呼衍支帥主力掩於山谷之中,待事成後席捲大青山。
頭曼領著一萬五千鐵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殺過來,寧遠堡首當其衝,措手不及之下不過半天功夫就被攻破,堡內八百漢卒全部陣亡。得到寧遠示警的雁鳴寨和安遠依靠地形苦苦支撐,先後燃起了代表緊急軍情的狼煙。靠著眾多的烽火台,當晚受降城就得到了消息。受到慣性思維影響的胡車兒當下發出了救援令,又向盧龍送出了軍報。自己率領城內的兩千騎兵火速趕往了安遠堡。
在經過惡狼谷時,毫無防備的胡車兒被義渠乎殺的大敗。靠著自己的勇武,胡車兒奮力殺出了重圍,兩千漢卒僅剩七百餘。知道自己上了當的胡車兒派出了數十親衛分散趕去報信,但大錯鑄成回天無力。十三支援軍,多則五六百,少則二三百,在匈奴絕對優勢的圍殺下除少部分依仗地勢逃得性命外,剩餘皆被斬殺。便是胡車兒的殘部也是東躲西藏,在匈奴大軍的圍追堵截下又丟了近百人這才脫身。稚子斜得到消息後,馬上與盧蘭王呼衍支兵分兩路橫掃大青山。
大青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