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210章 當戰則戰_頁2
韓琦是有追求的人,他的倚仗,就是與杜中宵的關係。打勝與契丹的戰爭,杜中宵的地位必然上漲,韓琦受益。而且戰爭一旦開始,政事堂里就不是文彥博可以說了算了。
杜中宵卻明白,自己如果在樞密使任上,打贏跟契丹的戰爭,以後可能再也不碰兵權。除非發生特殊情況,非要自己上陣不可。等上三五年,自己離開樞密院,不如現在就打。杜中宵並不留戀兵權,特別是沒有大仗的時候,不如進政事堂。可到了現在,不跟契丹打上一場,總是不甘心。
包拯道:「當年在河曲路的時候,太尉掌兵,也沒有人會想到有後邊那麼多勝利。現在禁軍整訓艱難,也不必瞻前顧後,打起來未必就會差了。」
趙滋道:「以河北路論,其實只需要三十多萬兵馬。八十萬大軍,是與契丹不死不休了。此次整訓過後,依樞密院估計,有真正有戰力的四五十萬人,就可以一戰。其餘兵馬,並非必要。」
杜中宵道:「如果只是恢復燕雲,確實是如此。可如果契丹戰敗,拼了命地調傾國之兵,與本朝生死之爭,便就不足了。契丹核心之地,在上京與中京之間,那裡離著中原過遠,如果沒有足夠兵力,很難與契丹爭雄。等到占了上京、中京,契丹就不足為慮了。」
那一帶,北邊是呼侖貝爾大草原,南邊則是耕牧兼宜的地區。地方比河曲路更大,也更富庶,是燕雲地區的直接威脅。杜中宵雖然不知道在後世那裡叫什麼,卻知道那裡的重要性。只要遊牧民族還占據著那裡,中原王朝北方就別想安寧。
中原北方,從西域一直到東北,兩個最重要的地方。一是河曲路,也就是後世說的河套地區。再一個就是從呼侖貝爾草原到燕山。河套地區的陰山,延伸到東邊的燕山,是中原天然的防線。但要想防線穩定,就要占據山的北邊那片富饒的草原。河套的要害在陰山南,燕山一帶的要害,則是燕山北。
只是恢復燕雲,還不足以讓契丹屈服,他們還有廣闊的草原,還有大量的農牧兼宜的地區。只有占據了中京道和上京道的核心區,才算是徹底掘了契丹的根。
五十萬兵馬,足以恢復燕雲,契丹傾國之兵也難以守住。但要占領中京道和上京道,五十萬兵馬就顯得不足了。杜中宵說八十萬,意思就是,要與契丹徹底分個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