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3章 自有人買
杜中宵放下手中的書,看著陶十七帶了兩個商人進來,面目極為陌生。
帶兩人進房,陶十七道:「這便是我們簽判官人,你們有什麼事,儘管上前。」
兩人上前行禮,一個道:「在下石標義,這一位是柯振興,俱是旁邊汾州的商戶。小的們原來在鄉間有幾百畝薄田,種地為生,也養一些羊。去年并州毛皮生意大興,有利可圖,小的們跟鄉合夥,向這裡販賣毛皮,頗賺了些利息。今年熟皮漲價,生皮鞣製不及,也賣不出去,這生意沒法做了。」
杜中宵道:「現在毛皮生意艱難,人人皆知,不必多說。」
石標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官人勿怪,實在這兩個月生意不好,在城裡煎熬,話就多了。昨日小的們在貨場外面,見官人所揭榜文,言要建新的鞣皮工場,正籌本錢——」
見石標義說到這裡住嘴不說,杜中宵點頭:「不錯,現在并州城的毛皮生意不好做,關鍵就是生皮鞣製不及,當然要建新的工場。只是現在衙門沒多少現錢,本錢不足。」
石標義道:「小的們雖然不富足,數代積累,倒是有些本錢。只是,除了買衙門債券,還望官人開恩,讓小的們湊錢也建一處工場。現在的工場被并州商戶把持,我們這些外地商人實在難做得很。若是有外地商人的工場建起來,必不會再出今年這樣的事。」
聽了這話,杜中宵覺得驚奇:「你們的本錢足麼?兩處工場,要幾千貫本錢。」
石標義連連點頭:「雖然不易,大家湊一湊,總能湊出來的。」
幾個汾州鄉下的土財主,能拿出幾千貫錢現錢,杜中宵一萬個不信。再三盤問,才知道石標義和柯振興兩人只是代表,是一群販運河東路毛皮的商人。他們不敢跟并州的鞣皮商會鬧翻,便私下串連,想借著這次機會,獲得官府支持,建一處能夠跟原來工場抗衡的工場起來。
汾州在并州南邊,地處要道,養羊的又多,是以推了那裡的商戶出頭。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汾州地近大通監,新錢發行之後,他們得了地利,手中的現錢最多。現在并州汾州一帶,最賺錢的生意除了販運毛皮,另一項就是從大通監換新鐵錢。由於新鐵錢的需求太大,大通監製的鐵錢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在交城買制錢原料,如錫之類的物資。
由於錢法混亂,再是有錢的員外,其實手中的現錢都不多。新鐵錢出來之後,由於製作精良,沒有盜鑄,受到民間的歡迎。很多商戶做生意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喜歡收現錢。
詳細問過石標義,杜中宵喜道:「城裡鞣皮價格上漲,最害最深的其實就是你們這些人。你們有心自救,是極好的!放心,只要拿本錢出來,衙門必然全力幫忙。原來衙門那一處工場,因為是差本城匠人輪流做工,很多事情受他們鉗制。新的工場,不再輪差了,而是和雇。要想吸引手藝好的匠人來,只能給他們漲工錢。你們只要肯下本錢,有衙門出頭,就不用理會鞣皮商會!」
石標義和柯振興連連道謝,道:「敢問官人,小的們要買多少債券,才能新開工場?」
杜中宵想了想,道:「我原想發兩千貫,應該盡夠開新工場了。這樣吧,現在賣出去兩三百貫,你們先買七八百貫,湊足一千貫。以後,再慢慢看。」
石標義道:「官人,現在生意做不成,小的們都心焦。此事等不得,不如買足兩千貫,把工場儘快開起來,豈不是好?無非是各州的商人湊一湊,幾千貫總能湊出來的。」
杜中宵笑道:「城裡建新的鞣皮工場,得利的可不只是你們。其實獲利最多的,是北地商人。他們跟契丹做生意,販來的生皮最多,賣出的熟皮也最多。建新工場,他們豈能不出力?」
石標義連連稱是,心中卻道可惜。其實現在的情況,只要官方支持建新的工場起來,肯定賺錢。三月兩成的利息,算不上高,但也過得去。最關鍵的是,現在買債券,工場建起來後,就可以優先處理自己的毛皮,怎麼算也不虧。可惜杜中宵要搞平衡,不能完全把北地商人排除在外。
談過了開兩處工場的細節,杜中宵讓陶十七把人送足,閉目思索了一會。
陶十七回來,杜中宵道:「去請北地販毛皮的康成棟康員外,就說我有事相商。」
如果事情順利,此次最重要的不是擴大了鞣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