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62章 分兵而進
崇政殿裡,杜中宵與幾位大臣坐在下面,奉命來此討論政事。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西北戰事,其他事情與戰事比起來,都不值一提。
賈昌朝道:「自韓太尉攻占涼州,劉幾占應理,道路通了,消息比以前快了許多。前幾日,狄太尉帶兵破韋州,大軍自去占折姜會、清遠、縛樂等城。狄太尉親率中路大軍,直去鳴沙。」
文彥博道:「何時攻下鳴沙?狄太尉打算什麼時候攻靈州?」
賈昌朝道:「大軍行進,容不得半點疏忽。特別是現在軍中用槍炮,少不了彈藥,更要謹慎。預計五日到鳴沙,略做布置,十日內可下鳴沙。」
文彥博嘆了口氣道:「太尉,現在已經是臘月,再過半個月就過年了。若是如此,到靈州城下準備攻城,已是正月中旬。那裡再冷,二月也該化凍了。那一斷黃河,冰化的時候有凌訊,到時靈州城周圍一片澤國,大軍怎麼能夠待得住?真正攻城,就到夏天了。」
賈昌朝道:「相公,不如此,又有什麼辦法?靈州是西北堅城,向來難攻。更不要說,党項集中了全國精銳,在那城周圍。只要攻下靈州,党項就再無法支撐。」
文彥博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道:「太尉要知道,三十餘萬大軍,供應糧草可不容易。為了向前線運輸糧草,狄太尉調集了鐵路線周圍數州民夫,不能一直這樣下去。」
趙禎道:「西線韓琦,三萬軍自星星峽出兵,兩個多月行軍兩千餘里,破五州。狄太尉所部三十萬大軍,卻只進兩三百里,取兩軍司,是不是行軍太慢了。」
賈昌朝道:「陛下,本朝大軍聚集鎮戎軍,党項沒有辦法,相當於放棄河西數州,才會如此。」
一邊的歐陽修道:「党項在靈州之外,並沒有大軍。是不是可以命狄青分兵,如韓琦所部一樣,先取周圍小城。如此,行軍也要快一些。」
樞密副使田況道:「內翰,韓琦所部是趙滋的百戰精兵,非鎮戎軍各部可比。要分兵,只怕會出亂子。據樞密院所知,狄青軍中,糧草彈藥分配運輸沒有那麼方便,不好分兵。」
歐陽修道:「為何劉幾分兵五萬,並沒有什麼?」
田況道:「劉几上奏,要在應理修整一個月,並不是沒有什麼。最後如何,尚未可知。」
趙禎見議論不出個結果,對杜中宵道:「中丞曾帥河曲,對戰事熟悉。現在前線這個樣子,該當如何?強令進軍,怕出亂子。一直拖延,錢糧委實可慮。」
杜中宵捧笏:「陛下,臣以為,前線戰事當然是前線將帥清楚。沒有特別理由,還是由狄太尉指揮的好。打仗哪有不耗費錢糧的?只要破了靈州,滅了党項,一切就都值得。不過,韓琦破了涼州,趙滋餘部可以進入河西,其三萬軍兵可以繼續進攻。可以命其帶兵入應理,伺機進攻峽口,威逼興慶府周圍。現在党項軍野戰不如本朝,那便充分利用這一點,先把興慶府和靈州之外的城池,占了再說。」
趙禎猶豫道:「韓琦三萬人,加上劉幾所部,也不過八萬人。讓其深入党項,是否大膽了些?」
杜中宵道:「陛下,現在党項根本不敢與本朝野戰,怕他們做什麼。党項在興靈兩州的兵馬,不足二十萬人。靈州七萬,興慶府十萬,其餘各州兵馬實際不多。韓琦所部八萬人,已經橫行無忌。」
狄青又不是傻子,韓琦站涼州後,對他的刺激必然是很大的。但對分兵依然小心翼翼,必然有些不得已的理由。禁軍與改革的矛盾,大部分都糾結在他所部里,許多事情不為外人所知。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刺激他的好,讓他自己指揮作戰。
有鎮戎軍鐵路在,宋就可以支撐這三十萬大軍,多打一年並沒有什麼。惟一擔心的契丹,在韓琦到涼州後,也沒有那麼緊迫了。大不了命韓琦掃蕩党項小城,帶兵去河曲路就好了。狄青求穩,就把興靈兩州留給他,慢慢收拾。能不能在這個過程中,把軍隊改革過來,不能強求。
賈昌朝道:「杜中丞帥河曲,連戰連勝,敵國聞之無不喪膽。其所言甚有道理,可以命韓琦沿黃河以西,掃蕩党項各城,取順州、靜州,隔斷靈州和興慶府道路,慢慢攻取。」
杜中宵道:「只要党項不敢出城野戰,興靈兩州實際不需要留那麼多兵馬。隔斷兩州後,韓太尉可以帶大軍北上,回到河曲路。契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