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101章 慶功宴
劉永年看著手中的水杯,潔白如瓷,卻又輕便靈巧,敲之有聲,好似銅鐵。看了好一會,才問停下來的杜中宵:「運判,這杯子是用什麼制的?看著似瓷,卻又不是。」
杜中宵道:「衙內,這叫做搪瓷。以鐵為胚,外面施釉,如瓷器一般燒制。既如瓷器一般光滑,又如銅鐵之器一般輕便,而且經久耐用,不會鏽蝕。」
「哦——」劉永年點了點頭,對身邊的鄧保吉道:「原來是叫搪瓷。裡面有鐵胚,怪不得會這樣輕薄而又結實。只是不知在哪裡燒制,搪瓷——沒聽說過這個窯口。」
鄧保吉跟著點頭。他雖然任州都監,卻是內侍,以前在宮中的時候,就跟劉永年熟識。
搪是以鐵或鋼為胚體,外面塗釉燒制而成,鋼鐵製品和瓷器的合二為一,吸收了兩方面的優點。歷史上從琺瑯發展而來,歷史悠久。但真正實用的搪瓷製品,卻是很晚出現,工業時代的產物。
此時已有琺瑯工藝,杜中宵偶然見到,便就想起了唐瓷製品。有幾十年的時間,一個或者白色或者綠色的搪瓷杯子,拿在手裡泡著濃茶,是時代的風景。一些大的工程,甚至有的機構,會發定製的搪瓷杯子,非常流行。離著葉縣不遠,便就是著名的汝窯燒造地,汝州是此時瓷器的中心。有這麼好的條件,杜中宵試了幾個月的時間,終於燒出了實用的搪瓷製品。
隨著春天到來,鐵路已經鋪設完畢,杜中宵便讓鐵監燒造了一批杯和盆,上面一樣寫了鐵路留念幾個字,做為紀念品發給參與修路的人。劉永年和鄧保吉,以及各州來帶人的官員,每人一個搪瓷臉盆、一個搪瓷大碗和一個搪瓷杯子,工頭沒有臉盆,一般的修路人員則就只有搪瓷杯了。
與瓷器相比,搪瓷輕便,而且不怕摔碰,與鐵器銅器相比,則不會鏽蝕,外觀漂亮。東西一發到手裡,人人驚奇不已。這個時候,日常用品非常不方便,小件可以用瓷品,較大的如臉盆,用瓷器太過於笨重而且易碎。稍有錢的人家,臉盆都是銅製,是重要資產,名字就叫銅盆。銅製的盆極為昂貴,而且沉重不堪,哪裡有搪瓷這樣輕便而且漂亮。
今天是路修完,慶祝的日子,葉縣城一面歡騰。數州的民夫集中在城外,發了紀念品,又發了一套農具,等著吃最後一頓慶祝的飯。
修好的路,從鐵監到葉縣城,再向北到襄城,向南到方城,綿延數百里。鐵監不在主幹道上,葉縣才是中心。這裡不但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將來也會是鐵監發貨的中心。
孫三郎把玩著發下來的搪瓷杯,對阮五道:「五哥,這個好!如瓷器清潔,又輕便,而且還不怕摔碰,不知怎麼制出這種好物!這一個杯子,出去就要賣不少錢!」
阮五道:「你小心一些,我聽發的人說,這杯子雖然摔不壞,但外面的瓷碰掉了,會生鏽的!」
孫三郎奇道:「怎麼會生鏽?我長這麼大,還沒聽說瓷器還會鏽!」
「你知道什麼!裡面是鐵胚,瓷碰掉了,露出鐵來,可不就會鏽了。」
孫三郎不住地看手中的杯子,哪裡能看出鐵胚來,怎麼也不信阮五的話。
正在這時,吳六叔手中拿了一個杯子,又捧個大碗,對眾人道:「不要鬧了,一會開飯!你們每個人都有一塊肉,兩個饅頭,還有些鹹菜。一會去那邊發飯的人那裡,拿著盆讓他幫你盛了!還有拿好發給你們的杯子,每人一杯酒!」
看見吳六叔手中的搪瓷大碗,孫三郎和阮五都是眼睛一亮,問道:「六叔,哪裡來的大碗!看著好漂亮,我們也去領一個!」
「領什麼!我們管事的人,才有這樣一個大碗!人人都有,鐵監可沒那麼多錢!」
聽了這話,大家泄氣。看看吳六叔手中漂亮的大碗,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瓦盆,俱都羨慕。那也是搪瓷製的,裡面是鐵胚,摔不壞的,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鐵飯碗?
吳六叔一路吩咐過去,拿著手中大碗,感覺著眾人的目光,胸膛不由自主就挺了起來。
城門不遠處,杜中宵帶著眾人入席,吩咐開始上菜。鐵路開通,以後財源滾滾,今天的飯菜特別豐盛。鐵監的鐵製品只要能賣出去,便就會有無數的錢湧進來,跟以前大大不同了。
這段修好的路,到襄城其實沒有到方城重要。向北本有大路,而且河網密集,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