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耀大唐 第二十二章最後一道題目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不知是哪五事?吾年邁,已記不清矣,敢請大王賜教。」
既然李顯這麼說了,李績也不囉嗦,當即便開口相詢。
李顯聞言卻是微微一笑,因為李績這第一道題目問得甚是簡單,乃是《孫子始計篇》開頭的一段話,這始計篇乃是開頭第一篇,介紹的主要是戰前準備,地位十分重要,李顯在前世就知道這一篇的重要性,這半載來又是將整部兵法背得滾瓜爛熟,如何能答不上來?
所以,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他張口便說道:「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人(原本為「民」,因避太宗之諱故改稱「人」)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用兵之法如何哉?」李績自然知道這一段肯定是難不****顯,所以臉色沒有絲毫改變,繼續問道。
李顯也不含糊,當即便接口道:「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李績接下來又提問了孫子兵法中的一些段落,見李顯張口就來,對答如流,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
「呵呵,大王年紀雖小,對於兵書竟是倒背如流,果真是聰慧,似老朽這等粗人,恐一生亦難將書背得如此好,老朽實在是佩服。」一旁的程咬金見李顯對兵書如此熟悉,頓時心中羨慕,連連誇讚不已。
一旁的李績卻是淡淡說道:「僅僅能背會,不解其中之意又有何用?下官相信大王這半載用功,定然是深解其意了,下官對於其中一些文字不甚明白,還請大王為下官解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李顯一開始只是認為李績是在為難自己,可是到後來卻漸漸咂摸出其中的味道來了,因為李績所問,全都是作為一名統兵將領所應該掌握的關鍵之處,現在見李績又如此問,自然更是明白了對方的用心,可越是如此,心中越是不明白,這老狐狸不知道究竟打著什麼目的,竟然是很明顯的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將才。
不過疑惑歸疑惑,李顯可不想失去得到《衛公兵法》的這麼一個機會,所以也沒有再多想,直接將這段話翻譯了下來。
之後李績果然又選了幾處用兵之道的話來考,李顯則是抱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思,毫不猶豫的講那些話用自己的意思翻譯了下來。
經過這麼一番對答下來,老程又是敬佩不已,一大堆的高帽又給李顯戴上,不過老程不善阿諛之詞,所說的話無非就是在「大王聰明,我不如也」、「老朽慚愧」、「聖上有福」之類的話語中重複。
可是李績卻顯然並不滿意,淡淡的說道:「意思理解了亦未必便是一名良將,程兄又不是不知,歷史上紙上談兵的多了,趙括、馬謖便是如此。是故若欲成為一名良將,需有隨機應變之能,料敵機先之智,將士擁戴之德,如有程兄這等奮不顧身之勇,更是千古良將,可遇不可求。」
李績這話雖然是對程咬金所言,實際上卻是對李顯所說,這一點以李顯之精明,自然是一聽就明白,不過這樣一來,他心中的疑惑就更深了,為何這老狐狸竟然如此偏袒於他?到底是有陰謀,還是想施惠於自己,然後乘機與自己斷絕聯繫,讓自己以後不好意思再去找他?
可是李績顯然不想給他答案,還沒等李顯深入去想,便又對李顯說道:「大王方才亦聽清楚了,是故下官認為大王對於兵書僅僅是能懂,但與用卻是相差不少,似我這位程兄,兵書韜略所讀甚少,可帶兵打仗卻是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