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第231章 趙構臣服,願為官家一馬前卒!
趙桓出了龍德宮,心中反而是笑了起來。
對趙佶的打壓,對趙佶的約束,不僅是把他控制在龍德宮,實際上,也有通過對外的一次次戰事,讓一次次的勝利去打擊趙佶。
讓趙佶徹底絕望,連一點點奪權的心思都生不出。
但凡皇帝有足夠的能力,有足夠的戰功,其他人想要奪權,那是相當困難的。
除非是皇帝有很多問題。
譬如,生不出兒子。
這一點擱在後世,就是叫門天子能復辟的基礎,如果朱祁鈺能夠有長大的兒子,自身話語權就又不一樣。
趙桓有孝順仁義的兒子,有足夠的戰功,有培養起來的軍隊,在諸多因素的疊加下,目前趙桓的權利已經無可撼動了。
趙佶要奪權,已經是不可能。
趙桓一路回宮休息,繼續處理著政務,也著手思考著接管金國的安排。
去金國的官員,倒也是有了。
因為大宋的寄祿官足夠多,完全不擔心後續的人才不夠,把大批的冗官送過去。只要是這些官員不貪污受賄,不想著壓榨北方百姓,自然會慢慢的同化北方。
趙桓思考的時候,黃經再度走了進來,稟報道:「官家,宗人府傳來消息,康王趙構求見。」
趙構被羈押在宗人府後,一直是被關押著。
一開始,趙構無比的暴躁,不斷的大罵趙桓,不斷的說趙桓暴戾無道,說趙桓不仁不義,說趙桓不忠不孝。
總之,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
罵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沒有人搭理,趙構也就慢慢的不罵了,就在宗人府悶著。
長時間的憋著,讓趙構愈發的沉默了。
他開始反思了。
反思自己的過錯,為什麼一定要和皇帝對著幹呢?
皇帝要打仗,他支持就是。
皇帝要出兵,他支持就是。
皇帝要遷都,要整頓官員,他何必要去阻攔呢?
順著皇帝走,就可以得到權勢,何必要自討沒趣兒呢?
否則,皇帝也不至於搞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把他關押在了宗人府。
看看老三,是和皇帝爭奪皇位的人,現在也得到皇帝器重,和皇帝的關係很好。
他也可以啊!
有了這方面的反思後,趙構徹底做出了選擇,放下了自己的尊嚴,要主動求見。
趙桓一直沒去管趙構的。
趙九妹在歷史上,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金人南下之前,他也是英武剛毅,是主戰派。沒想到走了一趟金人營地,就徹底成了軟骨頭。
好歹是趙家的人,趙桓也沒有處死趙九妹,把他扔在了宗人府。
沒想到,趙構主動求見。
趙桓吩咐道:「去把人帶過來。」
「遵命!」
太監去傳旨,沒過多久,趙構就被從宗人府提出來,一路來到了大殿外。
趙構在宗人府中,沒有被苛待。
相反,依舊吃好喝好。
趙構看著幽深的大殿,知道今天的覲見關係著自己的未來。
如果今天,不能修復和皇帝的關係,不能改善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印象,甚至今天再一次談崩了,就徹底沒未來了。
趙構深吸口氣,大步進入殿內,走到了大殿中央,就撩起衣袍跪在了地上,叩頭道:「臣弟趙構,拜見官家。」
趙桓看著眼前的趙構。
人清瘦了許多,眉宇間也沒了昔日的桀驁和明亮,變得沉穩了許多。
關押也是有好處的。
趙桓心中一笑,不收拾下趙構,他永遠不知道雙方的關係。
趙桓淡淡道:「你今天求見,有什麼事情嗎?」
趙構說道:「臣弟來拜見官家,是在宗人府內反思後,想得清清楚楚了。」
趙桓問道:「你想清楚了什麼?」
趙構回答道:「臣弟想清楚的事情,是一直以來,都是官家在包容臣弟,是臣弟不懂事,是臣弟自以為是。」
「李邦彥、張邦昌之流,禍國殃民,怎麼誅殺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