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巨匠 150 頒獎季臨
更新:09-07 18:45 作者:七七家d貓貓 分類:玄幻小說
頒獎季的概念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事情必須從檔期的概念說起。【
美國電影工業發展將近一個世紀,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這才形成了如今繁榮鼎盛的景象。1975年「大白鯊」和1977年的「星球大戰」先後掀起了票房浪潮之後,好萊塢正式進入了類型片繁榮的商業電影時代,特別是後者,不僅創造了影響整整一代人的文化現象,而且自其之後,暑期檔的概念第一次問世。
在那之後,一年四季就被分為了春季檔、夏季檔、秋季檔和冬季檔。因為好萊塢發現,不同的檔期適合不同的電影類型,一部普通的電影放在正確的檔期可以取得超出預期的成績,一部出色的電影放在錯誤的檔期則可能導致滑鐵盧。於是,檔期的概念正式形成。
1998年,一部叫做「莎翁情史」的電影橫空出世,在所有輿論都看好「拯救大兵瑞恩」的情況下,依靠著十二月、一月和二月的密集宣傳,以及正確的公關策略,最終在奧斯卡上掀翻了世紀末最出色的一部戰爭電影,最終站在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領獎台上,引起一片譁然。
歷史證明了,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當「拯救大兵瑞恩」那史詩般寫實的諾曼底登陸長鏡頭載入史冊時,「莎翁情史」卻已經被逐漸淹沒在歷史長河裡。不過,「莎翁情史」卻作為「頒獎季的起點」,另類地載入史冊。
人們通過「莎翁情史」意識到,檔期效應對於志在得獎的作品來說也是適用的,正確的檔期加上正確的策略,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於是。一場以衝擊奧斯卡為核心的宣傳公關戰逐漸形成,一大批電影為了混一個眼熟、為了更好地進行宣傳、為了衝擊小金人,將上映檔期安排在十一月、十二月,然後在一月和二月展開密集公關行為,最終實現奧斯卡上的大獲全勝。
這,就是頒獎季的來源。
頒獎季的出現不僅僅將奧斯卡推向了全新的高峰。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具影響力、最具商業價值、最具權威性的頒獎典禮,同時還帶動了北美電影市場的繁榮。
自1998年以來,一年的檔期被重新劃分為五個區域,一月和二月是冬季檔,三月到五月是春季檔,六月到八月則是萬眾矚目的夏季檔,九月和十月是秋季檔,十一月和十二月被稱為假日檔,同時也被稱為頒獎季。
一般來說。頒獎季從十一月開始,持續到次年的三月,但伴隨著奧斯卡影響力越來越大,全球範圍的影響也越來越廣泛,現在頒獎季已經延伸到了九月份的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一些頒獎季作品出於戰略考量,也會提前到十月上映,避開十一月和十二月的密集轟炸區。
商業方面無與倫比的巨大成就甚至衍生了頒獎季經濟。這使得頒獎季的影響力冠居全球。
九月的威尼斯和多倫多率先拉開帷幕,電視領域的最高獎項艾美獎隨後登場;進入十一月之後。獨立精神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等等將會為頒獎季徐徐預熱,準備迎接十二月的狂轟亂炸。
美國公告牌音樂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相繼在十二月粉墨登場,其中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與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金球獎被並列稱為「奧斯卡風向標三巨頭」。
轉眼進入一月份之後,美國導演工會獎、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美國電影學會獎、金球獎、美國剪輯師工會獎、美國製片人工會獎、全美音樂獎等十幾個頒獎典禮齊齊登場,以目不暇接的方式將頒獎季推向高/潮,幾乎是每周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頒獎典禮進行。甚至於一個周末的時間,周六是某個影評人協會獎,周日就是金球獎,讓人忙碌得腳不沾地。
坐落在帕克城的聖丹斯電影節也總是能夠成為頒獎季的熱點——不過是為明年的頒獎季提供種子選手。
在進入二月份之後,熱潮不僅沒有減弱。還在持續升溫,美國演員工會獎、全英音樂獎、格萊美、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柏林電影節等重量級頒獎典禮都將一一揭曉得獎名單,最後回到三月底的奧斯卡,為整個頒獎典禮落下帷幕。
恰恰是因為頒獎季的喧鬧和繁榮,在五月份登場的戛納電影節獨樹一幟,反而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可以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