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的抗日 第二百七十一章堅守
此時的馬來半島還有中南半島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等地,不同於後世被人類過度開發而變得適合居住,很多地方還都是渺無人跡的荒野之地,於是,在曾經的那個時空裡,野人山、無人山等等詞語便頻繁出現在中國遠征軍官兵的口頭上和日記里,相比較而言,以上幾個地方,馬來半島的人口密度算是比較大的,所以馬來半島開發得還算徹底,不過,這依舊不能改變東南亞地區特有的惡劣的自然環境,能夠讓馬來變成適合人類居住的「天堂」,不同於後世人類開發出了足以抵禦各種蚊蟲、毒蟲侵襲的足夠數量的針對性藥劑,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在熱帶叢林中行走,這個時空在這個時候,甭管是交戰的哪一方,都還不能避免遭到馬來半島惡劣自然環境的襲擾。
蚊子、螞蟥、毒蛇、馬蜂……在戰爭環境下,這些平時根本不足以對人造成致命威脅的傢伙,往往就能因為人對它們的疏忽而成為製造一場命案的點火索。
相比日軍還有民族獨立軍,中國遠征軍的士兵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一個來自後世的最高統帥,因為他們這個最高統帥曾親自在東南亞戰鬥過,他不僅清楚當地的情況,而且腦海中還固存有後世學到的在這些地區生存的知識,所以無論是醫療條件還是針對性裝備的配置,中國遠征軍都要遠強於日軍還有民族獨立軍。
在和平時期,中國方面的這些準備也許並無太大的意義,但是在戰爭年代,這卻會成為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肖林高地還被日軍掌握的時候就被修建了足夠多的地堡還有若干工事,而落到遠征軍手中之後,遠征軍秉承學兵軍閒時多出汗戰時少流血的理念,在日軍工事的基礎上再加固加深加繁,於是,落在小鬼子眼中,肖林高地外型上似乎並無多少改變,實際上卻處處暗藏殺機。
最高統帥部給予遠征軍的定義,原本是純粹的步兵,不過隨著情況的發展,在叢林作戰和山地作戰變得越來越頻繁之後,出於生存的需要,遠征軍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很專業的山地部隊。
之所以用專業來形容,一者,遠征軍的日常訓練科目以及部隊建設都開始圍繞山地戰和叢林戰打轉,二者,他們要求的裝備以及作戰的手法也越來越山地化。
長達兩個月的戰火,幾乎將肖林高地上的草木悉數摧毀,此時從空中鳥瞰的話,會發現肖林高地在一片綠色的馬來叢林中顯得格外的突兀。
綠色植被被炮火摧毀,這或多或少減弱了守軍防禦工事的隱蔽性,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從守軍的角度而言,失去綠色植被固然讓他們的工事隱蔽性減弱,但同時卻也讓他們獲得了更好的射擊界面,能夠予以敵人更加精確的火力打擊。
「噓噓」的炮彈破空聲還在不絕於耳的響著,這是鬼子的炮兵在延伸射擊,就頂著四處亂炸的炮火,金正和手下的兄弟貓腰疾走在交通壕中,同時,各個瞭望口上,各種方言的喊話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三號位,三號位,鬼子上來了,打。」地道的北平話,不出意外的話,這個瞭望兵來自北平或者河北。
「么娃,十一點鐘方向,對頭,打掉他。」抑揚頓挫的川話,毫無疑問,這個瞭望兵來自四川。
「以號妹,集火,集火。」這是廣東話。
對防區進行分區編號,這是學兵軍慣用的作戰手法,而在視角較好但是不易隱藏規模部隊的地方設置瞭望哨,並讓瞭望兵負責指揮戰鬥,則是遠征軍官兵在是實戰中摸索出來的戰鬥經驗,注射了興奮劑的鬼子沖得特別凶,而在最佳射程之外,遠征軍士兵是不會開火的,所以,這就要求瞭望兵能夠在最合適的時間發布最恰當的信息,戰場上槍炮聲震耳欲聾,這又要求瞭望兵必須有一副好嗓子,而為了避免喊話被鬼子聽到被借鑑過去,漸漸的,用地方方言指揮戰鬥就成了遠征第三集團軍的一大作戰特色。
槍聲開始密集的轟鳴起來,而因為每一個戰鬥小組最少都是班排級別,而鬼子的反應似乎有點慢,這打擊的效果就格外觸目心驚。
鬼子還有獨立軍士兵成片的倒下去,而在他們後面,更多的鬼子還有獨立軍士兵恍若沒有看到戰友的慘象似的,依舊毫無顧忌的衝上來。
如果金正和旅是一支初上戰場的新丁的話,甭管他們的訓練多麼充分,面對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出現正常但是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