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 第一百三十四章 盲人摸瞎馬(上)
陳應傷和陳應絕當然是楊玄挺和楊積善的化名,化名為劉智遠的李密本想讓他們暫時用陳三和陳七的名字,但楊家兄弟一是嫌這兩個名字土氣,二是深恨陳應良入骨,便各自取了一個包含深意的化名,精通攻心戰的李密有些擔心這兩個名字會引起陳應良注意,一度反對,可是楊家兄弟還是不聽,李密無奈,也只好隨便他們去了。
楊家兄弟也就是這件小事上和李密有些分歧,其他事上則對李密是言聽計從,並且按照李密的指點,成功襲擊了一支押解民夫北上的官差隊伍,救下了兩百多名被押行遼東戰場服役的窮苦百姓,又鼓惑這些百姓聽從指揮,在目前還沒有大股義軍作亂的淮陽郡境內舉起義旗,利用淮陽官軍不夠強大,更利用百姓極度不滿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的機會,不斷招攬流民逃兵壯大隊伍,只用了一個來月時間就成了淮陽郡境內最大的起義隊伍。
在此期間,李密十分狡猾的指揮隊伍專門在譙郡周邊活動,不斷洗劫村莊與伏擊官府隊伍,搶劫錢糧武器自給,卻從不踏入譙郡一步,成功的迷惑了近在咫尺的譙郡太守徐敏廉等人,讓他們覺得楊家兄弟的隊伍懼怕譙郡官軍,不敢騷擾譙郡,始終沒有把他們放在心上,也讓遠在永城的陳應良始終沒有留心到這支義軍隊伍,讓楊家兄弟和李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發展壯大,隊伍迅速擴充到三千餘人。
逐漸有了自保的實力,頭腦很清醒的李密並沒有打算繼續在陳應良的眼皮子底下活動,開始籌劃率領軍隊北上樑郡,到梁郡的西北部去流竄活動,設法招攬吸收那一帶多如牛毛的變民隊伍,繼續壯大隊伍,也利用自己在梁郡官府的內線(內線是誰熟知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掌握了解梁郡的軍隊調動情況,也掌握朝廷的漕運情況,有效而又準確的襲擊肯定要不斷運糧北上供給遼東戰場的漕運船隊,奪糧自給,也憑藉糧草優勢更加迅速的壯大麾下隊伍。
計劃很好,能力過人的李密也很有把握完成這個計劃,但棘手的難題同樣不少,如何避開隋軍隊伍的攔截率軍固然是一個難題,更大的難題還是糧食方面,因為隊伍擴大過快,也因為起兵時是在青黃不接的春夏之交,民間存糧少得可憐,李密的隊伍一直都沒有獲得過足夠的補給,經常都是飢一餐飽一頓,根本沒有糧食可以供給隊伍北上樑郡,被迫無奈之下,李密也只好決定等到冬小麥收割之後再北上樑郡,讓隊伍暫時繼續在譙郡的邊境處活動。
還好,農曆的四月中旬已經到了冬小麥即將成熟的時間,當李密與楊家兄弟率領著隊伍流竄到鄲縣與鹿邑接壤的虎崗一帶時,鄲縣與鹿邑的百姓已然開始了收割小麥,田野中儘是金黃麥穗,也隨處可見正在揮鐮割麥的普通百姓,只是這些百姓看到李密隊伍出現後,全都扔下了農活四散奔逃,生怕遭到李密隊伍的殺害搶掠。
李密很理智的讓楊家兄弟下令不得傷害割麥百姓,並且儘量避免踐踏麥田,楊家兄弟建議讓軍隊直接割糧,也遭到了李密的反對,楊家兄弟不解,問起原因,李密解釋道:「我們不能在一個地方耽擱時間太久,麥子割下來還必須曬麥和脫殼,沒有兩三天時間拿不到糧食,與其冒險割糧,倒不如繼續和官軍兜圈子,等百姓把糧食收割入倉後再來取糧也不遲。」
「怕個球」化名陳應傷的楊玄挺罵了一句髒話,道:「就趙陀那五個團的鄉兵,願意的話我早就可以把他們於掉了,他們追上來更好,就在這裡把他們於掉,省得成天跟在我們屁股後面討人嫌。」
「於掉淮陽的鄉兵容易,但是惹來了陳應良那個奸賊怎麼辦?我們現在打得過他嗎?」李密反問,又微笑說道:「耐心點,別急,我早看出來了,趙陀也不想和我們硬拼,我們的隊伍往南走往東走他都不怎麼關心,只有向西往淮陰的腹地走,他才讓軍隊全力阻擊,擺明了是希望我們流竄到譙郡或者汝陰郡去,我們要利用他這種以鄰為壑的歹毒心思,趕快積累起足夠的實力,攢足北上的糧草,犯不著為了一時之氣,重創他的鄉兵隊伍,引起陳應良這個奸賊的警惕,招來他的譙郡軍隊鎮壓。」
楊玄挺悶悶不樂的點頭,化名陳應絕的楊積善則又問道:「軍師,你依你之見,陳應良小賊現在注意到我們沒有?」
「當然沒有,不然他的平叛軍隊早就殺過來了。」李密笑笑,又道:「不過再往下就很難說了,那個小賊身為譙郡通守,最怕的當然就是身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