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財閥 第15章 另起爐灶
更新:12-10 23:57 作者:陌上無刀 分類:軍事小說
東苑內,關寧正在跟泥瓦匠解釋著他的「快火蜂窩煤爐灶」的築造之法。筆神閣 bishenge.com
關寧的設計方案是要在廚房內砌出五個灶面相連的爐頭,其中四個是加裝了鼓風機的。
鼓風機用一根風管與快火炒菜爐的底部相連,爐頭上方有遮蔽煤灰的活動裝置,當需要加風的時候,這個裝置與排風管相連,因為加風而噴出的煤灰煙氣則全部排出到外面,不會弄髒廚房的環境。
另一個爐頭則是專門用來蒸、煮、燉的慢火爐,兩者的區別只在於通風助燃的方式不同而已。
爐頭的尺寸當然要與蜂窩煤的尺寸吻合,而灶台的寬度則充分考慮到油、鹽、醬、醋等調料的擺放位置,以方便廚子們在爆炒菜品過程中添加調料及配菜。
灶台的對面是案台,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擺放處理好的瓜果菜蔬、生鮮水產以及禽畜生肉等食材,以方便廚師們在炒菜時隨時取用。
案台後面是擺放食材的層架,也同樣分門別類地隔成幾個區域,濕貨與乾貨分開擺放。
然後,就是廚房中很重要的水台了。
水台不是洗碗台,而是將採購進來的各種產品進行初加工。
比如將肘子去毛、洗刷、斬塊;將各類的魚去鱗、開膛、清洗;將肉切片、切絲或者剁成肉末;將螃蟹開殼去腮等等……
水台需要大量用水,為此,關寧設計了「簡易自來水系統」!
便是在廚房的外面裝設兩個高於水台的大木桶,通過幾根聯接起來的竹管將水引至水台上,至於水閥設備,一時間還造不出來,便暫時以木塞代替吧。
這個廚房,除了欠缺抽油煙設備(動力問題太難解決)之外,可以說是現代廚房的低配版了!
圖紙設計已經很複雜,施工就更不用說了。
為此,在施工的初始階段,關寧需要時時監督著……
烹飪是這個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群眾基礎最廣泛的藝術形式。
縱觀整個人類發展史,無論世道如何變幻,從來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擋這項藝術蓬勃發展。
人類發展史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部人類尋找食物,生產食物以及烹飪食物的進化史。
烹飪的藝術一定會朝著更精細、更健康、更科學的目標前行,而要實現這三個目標,讓美食藝術永遠繁榮興盛的唯一動力就是——食物的味道!
是沒有人會願意去品嘗一坨象屎一樣的健康食物的,無論這坨東西對身體有多好!
人永遠是追求感觀刺激的生物,所以對於吃貨們來說,食物的色、香、味、形永遠比它的營養成分重要得多。(華夏的國寶級美食——辣條便是一個最好的詮釋!)
關寧穿越到關府的時間不算長,但對於關府的飲食……他已經無力吐槽了,對於他這個曾經吃遍天下美食的ceo來說,現在每天吃飯就跟受刑一樣!
隋代煮(蒸)飯以及做菜的炊具仍以釜、鑊為主,這些炊具厚重敦實,不利於快速導熱。
事實上,這些炊具設計的初衷都是為了蒸、煮、燉這些烹飪方式而服務的,唯獨與煎、炒、炸八字不合。
在這個時代,最有利於煎炒炸的炊具當屬銅鐺,銅鐺大約相當於厚重的銅鍋,但比起現代炒鍋來說,口徑小而底部深,不利於翻炒,而且銅很貴重,尋常人家根本不可能用來做炊具。
鑄鐵的導熱性雖然比不上銅,但總體而言,已是極好了,只要將鍋做得較簿,平面弧線做得順滑流暢,那麼鑄鐵的良好導熱性與廚師們的快速翻炒技術將融合無礙,得到充分發揮。
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裡記載了99種菜式的做法,仍以傳統古老的「羹」與「烤」為主。炒法雖已出現,但顯然是「非主流」,而炒菜時用的炊具當然就是銅鐺!
《齊民要術》中炒法應用的典型有現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炒雞蛋,書中稱為「炒雞子法」,具體方法為:「(雞蛋)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這與今天的炒雞蛋顯然沒有什麼區別了。
而「鴨煎法」雖然名字里沒有「炒」字,其實做法與今天的炒法相同。
「用新成子鴨極肥者,其大如錐。去頭,煙治,卻腥翠、五藏,又淨洗,細銼如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