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姜星火朱棣 第五百一十七章 心性

更新:07-29 06:11 作者:姜星火朱棣 分類:軍事小說

    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姜星火朱棣最新章節!

    「天地充盈者,皆物質也。」

    在太學之會上,姜星火正式地宣布了他的「氣一元論」,或者說「物質一元論」。

    對於現代人來說,物質這個詞比較好理解和帶入,但從哲學角度上來講,「氣」跟「物質」或者說跟西方的「元素」之類的並沒有任何本質區別,基本可以理解為一回事,都是抽象概念上組成世界的基礎存在。

    「天地萬物皆有理,然理非實,乃虛也,朱子所言理氣不離不雜,倒也非是錯處。」

    姜星火似笑非笑道:「太虛之中,崑崙旁薄,四時不忒,萬物發生無非實理,此天道之誠也,或可言之曰『物質之客觀規律』也。」

    姜星火的意思再明顯不過,這個世界上確實是存在著「理」這個東西的,但「理」並非是什麼實體,而是物質的客觀規律,所以天理影響不了人性。

    那麼辯論到了這個階段,需要稍稍暫停一下,回顧一下整個辯論的關鍵理論過程。

    很多人都聽說過楊士奇剛才拿出來的那句經典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但應該很少有人思考過,為什麼要把「餓死」和「失節」對立起來,這就是因為程朱理學極端的「理氣二元論」下,宏觀層面上理與氣互相分裂,微觀層面上理與氣相互交互。

    用公式來表示,那就是:理+氣=100%

    而理多了,氣就少了,反之亦然。

    所以程朱理學希望達到的理想世界是維持基本的氣的同時,儘量讓理占據更大的比例。

    這裡面的「理」,是從張載的「太虛氣本論」中,拿「太虛」平替的。

    而「氣」根據張載的人性論(「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即人性通於天性),落實到人身上,就成了「人慾」。

    實際上程頤的「理氣二元論」或者說朱熹的「天理人慾論」,跟張載的太虛氣本論已經不是一個東西了,只能說似是而非。

    正是因為氣本論的發展,到了極端狀態,才有了「存天理滅人慾」,才有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而在理學家的理論範疇里,去辯論「理」是沒有意義的。


    就天理而言,理學家在這個領域,擁有無限大的戰鬥力。

    姜星火的破解思路,是反其道而行之,從朱熹的「天理人慾論」,反向追溯到張載的「太虛氣本論」,通過微觀世界的組成部分,來驗證「氣」在生命的身上就是細胞。

    ——進而完成了對張載「太虛氣本論」的證偽。

    證偽過程很簡單,張載認為「太虛」是「氣」的源頭,「氣」在消散後會回歸「太虛」。

    但細胞的源頭不是「太虛」,細胞消散後也不會回歸到什麼「太虛世界」,所以「太虛」不存在。

    不,也不能說「太虛」不存在。

    而是說,「太虛」並不是一個實體存在。

    這個世界是完全地由物質構成的,因此「太虛」是一個虛的概念,「天理」也是虛的概念,「太虛」與「天理」都不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所以,姜星火的「氣一元論」,或者說「物質一元世界論」,就成了「物質(細胞)」+虛理(物質之客觀規律)」。

    因此,不同版本的氣本論就成了如下所示。

    張載「太虛氣本論」:太虛+氣

    程頤「理氣二元論」:理+氣

    朱熹「天理人慾論」:天理+人慾

    姜星火「物質一元論」:物質(細胞)+虛理(物質之客觀規律)

    而姜星火接下來就要回歸論題本身,要論證的,就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個命題里的關鍵,也就是人性與天理之間的關係。

    「天地間只有物質充盈,生人生物,皆是稟此以生。」

    「而人之心,即氣之靈處,所謂知氣在上也,心體流行,其流行而有條理者,即性也。」

    「天地之心,猶四時之氣,和則為春,和盛而溫則為夏,溫衰而涼則為秋,涼盛而寒則為冬,寒衰則復為春,萬古如是,若有界限於間,流行而不失去序,是即虛理也,即物質之客觀規律也。」



  
相關:  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  先生請賜教姜星火朱棣    百鍊飛升錄  靈域  奧術神座  不滅武尊  大官人  
下面更火
搜"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姜星火朱棣"
360搜"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姜星火朱棣"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