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悲歌 《》上架感言:看似新作,其實是舊思
更新:11-06 06:00 作者:冷得像風 分類:軍事小說
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身為一個對歷史比較著迷的山西人,又祖祖輩輩生於長於太行山腹地,對三晉大地山西自然情重非常。筆神閣 www.bishenge。com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曾有強大的晉國,這是一個春秋時代的巨無霸霸主,正是因為它的存在,強秦無法向東進一步,只好往西退,往西打,沒成想,這卻成全了後來的秦國。
但可惜的是,晉國歷代國君幾十位,賢名者卻沒有三五個,但這樣的一個諸侯國,竟然也一直強大到戰國初期。後來的三家韓家、魏家和趙國分晉,竟然也造就了三個強大的諸侯國,並列戰國時代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強之三,被其餘諸侯國稱為三晉。
魏韓勢弱不表,獨表這趙國,其實,趙國的國君十二位,賢明的其實就三位,第一位是開國趙簡子;第二位是晚年昏庸的趙靈武王,沒錯,就是那個胡服騎射,讓趙國強大起來的趙武靈王,最終是被困在王宮中,餓死的。第三位就是趙惠文王,他在位時,趙國雖然無法攻打秦國,但自保,絕對沒問題。但可惜的是,強趙自第九代君王趙孝成王時,一代不如一代,直到趙幽繆王竟然自毀長城,殺了李牧。
趙國亡的並不冤枉,因為,一次次機會,趙國都沒有把握。而秦國,自第九代君主秦穆公開始,一直到第三十一代秦王贏政,個個勵精圖治,就算不是大才,也絕對是及格線之上。
反觀同時期晉國,及至後來三家分晉後的韓趙魏,卻不斷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戰國末年,本來,趙國還是有機會的。誤背了紙上談兵大鍋,但實質上,以拼死消耗秦軍兵力換來趙國一線勝機的趙括打了「長平之戰」,讓秦國不得不推遲了十幾年一統六國的步伐;廉頗又跟著守了十幾年趙國,完美打贏了「邯鄲之戰」,同時,以戰養戰,從燕國、魏國搶來不少人力、資源、物質,讓趙國得以繼續跟秦國死扛;同時,李牧又打了漂亮的「趙破匈奴之戰」,殺死了十幾萬匈奴和東胡的精銳力量,解決了至少未來十幾年趙國北方邊境的麻煩。
緊接著,李牧又打了宜安之戰、肥之戰、番吾之戰,硬生生把秦軍打敗打殘,秦軍在趙國門前不得前進一步。
但可惜的是,昏庸的趙幽繆王聽信奸細之言,殺了李牧,趙國遂被滅。
這段時期,也是名將閃爍倍出的時期,戰國的星空,將星頻現:趙括、白起、廉頗、趙奢、司馬尚、樂乘、王翦、王齕、王陵、樂毅、……真的不要太多,尤其是秦趙兩國,將才燦若流星。
而所謂戰國四大戰神的評選:白起、廉頗、李牧毫無爭議,唯一的第四位,一般認為是王翦,我卻有不同看法,王翦,只是順勢而為了。稱為戰神,過了。
真正的第四戰神,是趙括無疑了。跟秦國打長平之戰,所有趙國名將都知道,這是一場亡國之戰,都不去,而去的廉頗,卻只知道防守,不知,再防守下去,國力兵力財力物力遠遜於秦國的趙國,不用秦國來打,自己就先亡國了。
不打,就是等死;打,極大的消耗秦國的兵力,才能取得一線生機。只可惜,趙括帶著25萬人,拼死了秦國白起的35萬人。剩下的40萬趙軍,如果死打秦國剩下的60萬兵力,最後雖然兩強都敗,但按後期的恢復能力來看,只是雙方回到了原點了。也不會便宜了韓燕魏楚齊。
但歷史不能重演。
鍾情於這一點兒歷史的我,始終想把這段波瀾壯闊的戰國歷史寫出來,但一直感覺自己筆力不夠,沒有動筆。
如今,當初的一個念頭,已經過去了五年有餘。我終於開始寫戰國末年秦趙爭雄天下的三場戰爭,三戰而定天下,《長平悲歌》描寫第一戰「長平之戰」。
如果你真的精研歷史,你會發現,其實,戰國末年,最可惜的諸侯國家,是趙國。趙國有多次機會,打殘秦國,可惜,都沒把握住。
說楚國可惜的,那是影視劇傳達的感覺。真實歷史中的楚國,其實是大而弱,大國,但是弱國。別說跟秦國打,楚國連趙國,甚至齊國,都沒真正打贏過。
此篇,是為上架感言,《長平悲歌》是新作,但確實是多年的舊思了。也請大家注意:這本歷史,重點在,其次是歷史,但整個故事走向、人物、情節皆符合歷史史實。只是,細節描寫,全憑想像了。
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