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空 第四百八十七章哭竹生筍
更新:06-24 18:23 作者:莫扎特的自白 分類:科幻小說
獻血站里有元為民的獻血記錄。
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很多次就是九次。
從十八歲生日那天開始,每年生日元為民都回去獻血站獻一次血,一直到他二十六歲生日那天。
一個人的體檢報告是很難找到的,但是一個人的獻血報告卻很好找,尤其是一個熊貓血型的人。不是因為做好事的人不多,而是因為,做好事的人就值得被銘記。
元為民就是一個做好事的人,他也值得被銘記。
接著,彥組了解到,元為民的工作就是通過獻血得到的。當時熊貓血型這種珍貴的血液全國並不多,元為民救了很多人的命,因此他被很多地區報道了出來。一個年輕人,擁有如此的善心,是不是也應該給他拍攝一部紀錄片呢?
於是,有人報道了這件事情,元為民也因此成為了英雄,當然,也只是個小英雄而已,那時候的媒體並不發達,故事不會像現在這樣幾天內就可以傳遍全國。
於是,有人向元為民拋出了橄欖枝,這位小山村里出來的大學生,最後選擇了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並且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一做就是八年時間。八年後,他擁有了現在的成就,不過,自從工作後他就再也沒有獻過血。
當然,這本來沒什麼毛病,但是當故事這樣寫出來後,讀者的心理就會有一絲不舒服的感覺,這是人類遺留下來的一種很奇怪的心理作用。就比如說,你們家樓下有一條流浪狗,你每次下樓都會捎帶一點吃的給它,怕它餓著。可是,有一天你忘記了,流浪狗不會責怪你,反而會繼續對著你搖尾巴,雖然它可能會在心底問:我的吃的呢?屬於我的吃的呢?如果你以後再也不給它帶吃的了,它可能會對你搖尾巴,也可能不會,但是它會記住,你再也不會給它吃的了。
流浪狗不會咬你,但是,人會咬你。
元為民不再獻血之後,就沒有人再去報道他了。其實呢,獻血這種事情獻一次與獻一百次都是做好事,但是當你獻血一百次之後,就會有媒體報道你,給你獎牌與獎勵,就會讓你覺得你真的獻了血。然後,你就會開始越來越喜歡獻血,可能有一天你血液乾枯獻不動了,還是會有人找到你,問你能不能再獻一次,還有獎牌等著你,還有聚光燈對著你。
這就是媒體宣揚的:獻血是會上癮的。
上癮這種東西是很難直接判斷的,就比如說一個人用刀殺了人,殺人的不是刀,是人。同理而言,如果一個人喝酒喝醉了,那麼讓他醉的也不是酒,同樣是人。
所以,如果你對什麼東西上癮了,千萬不要責備那種東西,上癮的人其實是你。
元為民現在就對某種東西上癮了,這種東西無形無色,沒有人見過它,卻有很多人在說它。元為民很清楚,自己已經離不開這種東西了,這其實也是一種上癮。
高彥他們順著這條線調查了下去,這條線也是無形的,他是元為民的人生軌跡。元為民找到工作以後就不再去獻血了,但是他做了更多的事情,他開始跟著別人拍攝一些紀錄片,學習了很多關於拍攝的知識。然後他覺得,自己可以出師了。出師的意思就是,他可以獨當一面,自己拍攝自己喜歡的東西了。
元為民拍攝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可是遺憾的是,其他人似乎都不喜歡這種東西。不對,也有人喜歡,不過,這個時代不喜歡這種東西。
所有人都知道,元為民的轉折點就是那部很經典的紀錄片《孝》。拍攝這部紀錄片前,至少有二十家媒體做了預告的播報,更多的篇幅不在卜笑身上,而在元為民的身上。報道的內容也不是元為民,是元為民的母親,伍招娣。
媒體的報道很感人,一位叫做元為民的節目製作者近日開始了自己的新作品《孝》,這是一部弘揚真善美與傳統文化,謳歌孝道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是元為民送給天底下所有母親的禮物,同時也是元為民的一個心愿。
然後就是元為民的故事了,俗套,但是很感人。最後,媒體們發起了一個名為幫助元為民尋找母親的活動,很多人參與了進來,元為民的紀錄片也很快就籌集到了資金,順利的開拍了。
這些都是彥組了解到的事實。
《孝》播放了出來,看到的人無不為它流淚,元為民一夜成名,但是他卻笑不出來。在這部紀錄片播放出來前的一個月,他剛剛得知了自己母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