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此器,可見其形乃為方腹、侈口、圈足,口徑為 18 厘米,在青銅觶器形中屬於較大之形。 .
其可見器身四周中部主鑄形紋,紋兩側則分別鑄有蛇紋,四周圈足下鑄有瑞鳥紋。
復觀此器內底,可見有九字銘文,乃為陰文形式。
文字則暫不識。
續賞其器,器形規整,穩重敦厚。器身紋飾豐滿,線條深竣而清晰,細節無漏,鑄制工藝十分精到,彰顯無比精美,可謂商周青銅器之精品之一,毫不為過。
復觀器面,綠鏽紅斑,鏽色純真,深淺不一,分布自然,鏽質緊實不糟。
其材質青銅無疑,銅色自然熟老,包漿老道,無疑無邪。
無需贅述,其鏽色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三千年耄耋至老,其門洞開矣。
幾番鑑賞,本器開門見山。
由於其器形為方形,其鑄期大體應在西周早中期。
同時,如前所述,方形青銅觶至今屬於罕見器形,加之本器保存完好,紋飾豐富而精美,且有銘文,品相可謂上佳。
故,其乃一件收藏價值很高的商周青銅器精品。
今天張天元能獵獲而藏於帳中,亦屬幸運矣。
接下來一件是西周青銅。
青銅通高 15 厘米、底徑 20 厘米、口徑 9 厘米。
如果張天元沒看錯的話,這東西應該是一九八六年帝都琉璃河商周墓出土的東西。
至於說怎麼到席勒手裡頭的,張天元還真不太清楚。
戰國時期秦朝青銅蟠虺紋扁,是青銅器中形制較小的器物之一。
此雖小,但張天元認為它是件很精細別致的稀少器物。
器通高 21.5 厘米,寬 25 厘米,長方口,腹扁圓,兩面中心部凸起,環繞蟠虺紋,流為蛇形,流頂端飾獸首,口有蓋,蓋呈重檐屋頂形,其上棲鳳鳥,四扁足。
器表面部分有綠松石色鏽蝕,造型優美,紋飾清晰,形制具有典型秦器風格。
青銅出現在商代早期,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
從盤的組合來看,主要是盛水的,它與酒器組合,用水以調和酒。
在各時代形制有所區別,商代多數是款足(空心足),周代就是款足折口,而多四足,春秋戰國出現了圓腹,有提梁。
商代的基本形制有頂流袋足式、頂流有頸袋足式、頂流袋足方體式、小口瓠形圓式、大口寬腹圓足式、提梁壺形三足式;
西周時期承襲商代舊制,也有些變化,有大口短梨形三足式、大口長梨型三足式、長短圓腹三足式、高體多檔式、低體為檔式、長方體長流式、短頸鼓腹柱足式;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形制有低體斂口廣肩短足式、扁圓體四足式;春秋晚期至戰國大都是新形制,提梁形制增多,有小口廣肩提梁、短頸廣肩式、短頸寬肩式、提梁鳥頭流三足式、方體圈足式、平口鬲式等。
旁邊是一隻商晚期的方彝,這東西也是一隻盛酒器,流行於商朝晚期,到西周中期,作用相當於現代的酒桶,是當時的一種禮器,普通人家可根本用不起,只有王家和貴族才能使用。
青銅是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形狀多樣,一般是深腹、有蓋、前有流、三足或四足。
商周多後有執,或在口下兩側置貫耳;而春秋戰國時期上多設提梁,即所謂提粱。
二里頭出土的一件銅,頭部上大下小,頂有一桃形大口,口前立一筒形短流,四稜錐狀袋足,較瘦矮;器側有,其上有長條鏤孔兩個。
該器與二里頭文化陶相似,也許是迄今所見中國青銅器中最早的一件銅。
其器壁薄,鑄造雖不甚精但程序複雜。
商代早期的器形與二里頭文化的銅相似,只是管狀流加長且有些向前傾斜,中又以斜管流,頂有雞心狀口,後側有大,下有三寬袋足者,最富有特色;
商代中期通體象壺,上有提梁和蓋,腹上伸出一長流,下附三足;商代晚期的形制多樣,封口作封口斜流,分襠款足獸頭,橢長卵形體,小口,腹上部有斜流,索形提梁,三足較短,有蓋。
蓋鈕上套有一個可活動的小環鉤,鉤住提梁內側的小環,結構精巧。
第三五二九章 王者之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