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大唐之長安房俊 第一千七百六二章 談判交鋒
裴行儉出身世家門閥、少年得志官居高位,固然看上去平和溫潤、謙遜知禮,但其實難免自矜自傲、睥睨天下,但是對於祿東贊的幾個兒子卻著實心生敬佩。 都說「龍生九子、各個不同」,世家門閥當中枝繁葉茂、子弟繁多,一般來說有出息的也就那麼幾個,大部分要麼桀驁不馴頑劣不堪、要麼資質愚鈍、混吃等
死,似祿東贊幾個兒子各個出色實在是少之又少。 他也理解了松贊干布對於祿東贊的忌憚為何這般熾盛,不管不顧的將這位陪著他一統吐蕃的功臣、臂助驅逐至吐谷渾故地充當吐蕃與大唐之間的戰略緩衝,
幾乎沒給祿東贊留活路。
正是因為祿東贊的兒子們實在是太過出色。 祿東贊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在吐蕃根深蒂固、威望絕倫,只要他再活十年,在他的提攜、培養之下,幾個兒子迅速成長占據高位、大權在握
,畢竟影響松贊干布的超然地位。
況且「人有旦夕禍福」,萬一松贊干布本人未能長命百歲而是中年崩殂,自己的兒子還能坐穩贊普之位麼?
即便不被祿東贊廢掉,也一定成為傀儡任其擺布
所以松贊干布寧願自毀長城,也要將勢力日益膨脹的噶爾部落驅逐出邏些城,鞏固自己的地位。
如果大唐接納了噶爾部落,是否會遭遇如同松贊干布一樣的困境呢?
面對裴行儉的誇讚之言祿東贊眉毛掀動一下,嘆了口氣:「噶爾部落被贊普放逐於這吐谷渾故地,說好聽的是自謀生路,實則就是喪家之犬。無根無源之部族
在這戈壁草原之上就是等待蒼鷹野狼啃噬的獵物,惟願大唐能夠接納噶爾部落之效忠給予一片活命的土地,草雞麻雀一般卑微談什麼人中龍鳳呢。」
不待裴行儉說話,他便反問道:「大都護此番指導噶爾部落反攻吐蕃,如若戰略目的達成,會否更進一步?」
裴行儉想了想很是坦誠:「幾率不大,畢竟我的年齡、資歷放在這裡,功勞再大也不能突破這一層桎梏,只不過安西大都護的位置更加穩當而已。」 這話並無虛假,安西大都護的品階已經是從二品,人臣之巔峰升無可升,再進一步就唯有當年太宗皇帝名義上擔任的「大行台尚書令」了,甚至不可能調回中
樞任職。 以他現在的品階若調回中樞,只能在三省六部任職,可他的資歷相比那些老臣又有所欠缺,所以即便立下大功,大概率也只能在勛階上晉為「上護軍」或者被
賜予一個「開國縣侯」,繼續坐鎮西域。
當然,一旦三省六部的長官出缺,他都將是第一梯隊的替補資格。 「當真是年輕有為啊,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剛剛接替去世的父親成為部族首領,趕上那幾年高原嚴寒,牛羊牲畜凍死無數,部族中幾乎每天都有人凍死、餓
死,我這個首領為了給族人尋一條活路,只能向還是個孩子的贊普宣誓效忠,換取一些青稞凍肉」
祿東贊頗為唏噓,憶苦思甜是他這個年齡段的人最喜歡幹的事情。
兩人雖然年歲相差很大,但或許是都很聰明的原故交談起來很是投契,相處氣氛愉快。
談了一些題外話,感覺彼此距離更為親近一些,祿東贊便進入正題,問道:「此番反攻邏些城,大唐需要噶爾部落做到什麼地步?」 裴行儉手裡婆娑著茶杯,笑著搖搖頭:「並非大唐希望噶爾部落做到什麼地步,而是噶爾部落自認為可以為大唐做到什麼地步,大唐希望得到盟友的幫助,卻
從不會逼迫盟友做任何事。」 祿東贊哼了一聲,對這種話術很是不滿,不過雙方強弱分明、噶爾部落沒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便換了一個說法:「裴都護應當知道的,以噶爾部落之能力不
可能攻陷邏些城,甚至連靠近邏些城都做不到,紫山口已經是噶爾部落的極限,即便運氣好能夠攻下來也必然耗盡噶爾部落的所有力量,再不可能有所寸進。」
過了紫山口繼續向南的氂牛河、閣川驛、農歌驛直至邏些城,那裡才是贊普真正掌控的領地,囤積駐紮著終於松贊干布的強大軍隊。 裴行儉對祿東贊的說法不置可否,只是淡然道:「大唐願意幫助噶爾部落立足於青海湖,甚至可以准許噶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