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皇朝 第七百零二章 溫度計
更新:04-14 15:02 作者:背着家的蝸牛 分類:軍事小說
「皇上,這便是你要的東西。」
玻璃工坊中,坊監將一個短小的玻璃棒交給了蕭銘,在這根玻璃棒的中間明顯有一條白色的痕跡。
這個東西便是蕭銘來這裡的目的,他便是溫度計。
歷史上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明的。
這種溫度計一端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在使用的時候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
這時候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
可說這個階段的溫度計中裝的是水,接著在十七世紀,法國將玻璃泡的體積縮小,並把測溫物質改為水銀,這便是後世溫度計的雛形。
緊接著荷蘭人華倫海特在17o9年利用酒精,在1714年又利用水銀作為測量物質,製造了更精確的溫度計,這便是溫度計的展歷程。
而隨著溫度計的誕生,攝氏溫度,華氏溫度的標準也隨之誕生。
儘管溫度計只是一個小明,但是這個小明舉足輕重,因為有了溫度計才能夠測試出具體的溫度數值。
其實這種玻璃水銀溫度計沒有多麼精密與複雜,步驟一般是先製造空心玻璃管,這對現在的玻璃工坊來說沒有多難。
至於這溫度計中水銀泡和起隔斷作用的小泡,無非就是吹玻璃技巧。
在製作好玻璃棒之後再充進水銀,然後把玻璃管在低氣壓環境下加熱封口,封口處加熱即可。
這時候水銀部分在另一端,玻璃導熱性並不好所以基本不影響水銀,在這這些動作結束以後便是標刻度,這個工作因為蕭銘有現成的標準參考所以也很簡單,只需要按照現代的攝氏度標準來就可以。
而他也準備採取攝氏度為大渝國今後的溫度標準。
現在他手中的溫度計是用來測量人體溫度的,他的目的是利用人體溫度計建立大渝國的溫度標準,這樣一來他就能夠生產工業溫度計並且依舊溫度標準推廣。
在他看來無論是鋼鐵工業或是冶煉工業,對生產過程的溫度控制都十分嚴格,溫度控制精確能夠提升工業生產的質量。
所以,在人體溫度計之後他要生產的便是工業雙金屬溫度計,這種雙金屬溫度計是利用兩種不同金屬在溫度改變時膨脹程度不同的原理工作的,可以用來探測工業生產時候的溫度。
這種溫度計通常將金屬片製成螺旋卷形狀,當多層金屬片的溫度改變時,各層金屬膨脹或收縮量不等,這會使得螺旋卷捲起或鬆開。
由於螺旋卷的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和一可以自由轉動的指針相連,因此,當雙金屬片感受到溫度變化時,指針即可在一圓形分度標尺上指示出溫度來。
對他來說,這種溫度計是青州當前階段能夠生產的,至於先進的電阻溫度計目前還遙不可及,不過對他說這就足夠使用了,他只需要將金屬溫度計的結構圖交給鐘錶匠,對能夠製造出擺鐘的鐘表匠來說這個不是難題。
「對了,除此之外還有顯微鏡呢?」蕭銘問道。
這次他不僅僅給玻璃工坊布置了生產溫度計的任務,同時還把製造顯微鏡的工作也交代下去。
相比望遠鏡,這顯微鏡是另外一個極端,他準備將這個製造出來送到醫學院去。
「皇上稍等,這顯微鏡是另外一組匠人製造的,這馬上就到。」坊監說道,他的話音剛落,一個匠人端著一個顯微鏡向他走來。
和單筒望遠鏡一樣,匠人手中的顯微鏡充滿十八世紀的古樸味道,玻璃鏡片,金屬主體。
拿到這兩樣東西,蕭銘心滿意足,他對錢大富說道:「走,去醫學院,也該讓這黃庭之明白朕的厲害。」
蕭銘高興,錢大富也跟著高興起來,他雖然不清楚這兩樣有什麼用,但是從蕭銘的表情上來看一定是個厲害的東西。
出了玻璃工坊,二人直接去了醫學院。
在拆分博文學院之後,蕭銘給醫學院另外尋找了一個地方,距離博文學院不遠,也就是兩個民坊的距離。
此次北方戰爭中受傷士兵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讓蕭銘不得不重視醫學院的展,若是醫學技術跟得上,也不至於士兵減員這麼厲害。
而在未來,大渝國面